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9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是利用“淮87-21”为母本,“周83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180-200kg/667m^2。适应性较广,适宜在淮河流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菜用大豆 (又名毛豆 )是指鼓粒末期摘取豆荚剥出豆仁供蔬菜食用的大豆 ,富含蛋白质 ,并含有磷、钙、铁及维生素B1、B2 等多种矿质元素 ,营养丰富 ,滋味鲜美。我国各地均有毛豆栽培 ,但以江、浙一带较多。毛豆在春、夏、秋各季都能生产 ,供应期长 ,是解决夏、秋之间淡季的一种重要蔬菜。毛豆还是加工制罐和速冻蔬菜的良好原料 ,出口外销很受欢迎。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对毛豆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江苏淮阴农科所与黑龙江农科院大豆所合作 ,选育出适宜江淮下游地区春季种植的早熟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淮…  相似文献   
3.
籽粒蛋白质含量是大豆品质性状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笔者介绍了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基因组测序发展历程,从基于分离群体的连锁分析和基于自然群体的关联分析两方面阐述了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而讨论了大豆蛋白质含量MAS育种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大豆蛋白质含量分子遗传改良的研究趋势。以期为大豆高蛋白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40年来,我省育成大豆品种的系谱组成中主要有几个骨干亲本,即493-1、58-161、奉贤穗稻黄和徐豆1号。其中,493-1在全部育成品种中的血缘组成占22.9%,58-161占31.4%。在未来育种程序中,除以现有育成品种为基础外,还必须加强地方品种的开发研究,注意引入外地或国外的优良种质,不断丰富我省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选用来源于中国黄淮和美国的熟期组II~IV的8个大豆品种, 按Griffing方法II设计, 配成28个双列杂交组合, 包括8个亲本共计36份材料。选用300个SSR标记, 对8个大豆亲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 利用基于回归的单标记分析法, 对大豆杂种产量和分子标记进行相关性分析, 估计等位变异的效应和位点的基因型值, 剖析杂种组合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 300个SSR标记中有38个与杂种产量显著相关, 分布于17个连锁群上, 其中D1a和M等连锁群上较多, 有8个位于连锁定位的QTL区段内(±5 cM)。单个位点可分别解释杂种产量表型变异的11.95%~30.20%。杂种的位点构成中包括有增效显性杂合位点、增效加性纯合位点、减效加性纯合位点和减效显性杂合位点4部分, 其相对重要性依次递减。从38个显著相关的SSR标记位点中, 遴选出Satt449、Satt233和Satt631等9个优异标记基因位点, Satt449~A311、Satt233~A217和Satt631~A152等9个优异等位变异, 以及Satt449~A291/311、Satt233~A202/207和Satt631~A152/180等9个优异杂合基因型位点。这些结果为理解杂种优势的遗传构成和大豆杂种产量聚合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是利用淮89-15为母本,菏84-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育成的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2700 ̄3000kg/hm2。株型紧凑,叶片上部披针形,有利于通风透光。品质优良,突出表现在脂肪含量高,超过22%。抗倒伏,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应性较广,适宜在山东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改良淮北地区大豆品种的品质性状,培育出优质高产理想株型的夏大豆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山东、河南、河北引进一批优质、多荚型材料作为杂交亲本,配制了若干杂交组合。淮豆8号(原名:淮02-02)就是利用本所抗病品系淮89-15为母本,高油品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大豆生产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般认为,利用品种抗性是防治病虫草害最为有效的手段。导入目的抗性基因,获得转基因抗性品种,对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转基因大豆产业化现状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后,1986年抗虫和抗除草剂转基因棉花首次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至今国际上已有近50个国家批准数千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的植物种类有60多种。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国家从1992年的1个增长到1999年12个,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16个国家。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2个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春夏播试验,研究不同播季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不同播季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条件下几乎所有性状均高于夏播;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夏播;单株荚数、全生育期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夏播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相关。初步探讨了产生遗传差异的原因及分季播种条件下有关性状的选择,为早熟菜用大豆育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选择与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类病变突变体,挖掘抗病基因,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的方法快速培育优良抗病大豆新品种,可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病害的抗药性。本研究以60Coγ诱变获得的类病变皱叶突变体NT301为父本,分别与W82、KF1和KF35进行杂交,构建了F2和F2:3分离群体,通过SSR标记和SNP分析,将目标基因1(rl1)缩小到18号染色体937kb区间内,包含66个候选基因,将目标基因2(rl2)缩小到8号染色体130kb区间内,包含15个候选基因。接着,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近等基因系进行了基因表达谱研究,得到了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KEGG调控通路。另外对8号染色体的15个候选基因进行半定量与荧光定量RT-PCR表达分析发现,只有基因Glyma.08G332500在突变体NT301与野生型中的差异达到了4倍,推测Glyma.08G332500基因是突变体NT301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