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水稻叶龄模式与作物群体质量调控的基础上,集成水稻精确诊断与管理技术而形成的水稻栽培模式,它是通过精确定量播种量、移栽密度、氮肥的总量和前后施用比例,通过水肥的合理促控,使水稻的生长按照预先设计的"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模式生长,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同时通过栽培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在资料收集、典型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从工程管理、工程建设、实施效益3个方面共选取21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十二五"期间"革命老区"工程涉及的20个省区的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绝大部分省区工程管理和工程建设得分0.6,实施情况良好,实施效益得分多在0.5~0.6,尚未完全发挥效益;(2)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贵州综合得分0.6,实施效果最好;海南、甘肃、重庆、河南、山西得分在0.4~5.0,实施效果一般;其余各省得分均在0.5~0.6,效果较好;(3)工程实施后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项目区精准脱贫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路单8号是石林县石丰种业有限公司于1999年用自育系LA9683作母本、外引系掖107作父本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育期127d,需≥10℃活动积温2600℃。该品种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抗逆能力强,活秆成熟,综合性表现较好。适宜在云南省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大理、保山、丽江、红河和文山等海拔900~2200m的地区推广种植。该品种2005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滇审玉200501号),为云南省近年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1985—1987年,经温室、小区和田间示范试验证明,用15%叶枯宁胶悬剂,以300—1000ppm浓度,从孕穗初期起喷药防治小麦黑颖病,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效达81—99%,可增产1—2成,经济效益显著;用该药浸种或随灌溉水施药,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试验结果,可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颗粒结合态碳库分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及变化机制,比较分析了15 a生刺槐、山杏、杨树、沙棘、柠条5种退耕还林地土壤砂粒(≥53~2000μm)、粉粒(≥2~53μm)、黏粒(2μm)结合碳的质量分数与分布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与坡耕地比较,不同退耕林地从表层0~10cm到40~6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增加了1.0~1.9 g/kg,砂粒碳、粉粒碳、黏粒碳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0.5~0.1、1.0~0.6、0.4~0.3 g/kg。同时,各林地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粉粒碳密度差异为杨树=柠条沙棘山杏刺槐,两种碳库增幅分别为2.4~5.8和1.2~3.5 Mg/hm2;但不同林地该土层黏粒碳和砂粒碳基本无显著差异,平均增幅分别为0.7和0.9 Mg/hm2。土层深度为0~60 cm时,土壤总有机碳、粉粒碳、黏粒碳密度均表现为沙棘=杨树=柠条山杏=刺槐,3种碳库增幅分别7.1~12.1、3.8~6.8、1.8~3.2 Mg/hm2;该土层砂粒碳密度在不同林地间仍无显著差异,平均提高了1.5 Mg/hm2。不同林地土壤颗粒碳组分占全有机碳比例均以粉粒碳最高(56.8%)、黏粒碳次之(29.3%),砂粒碳最低(13.8%)。综上,不同退耕林地均以粉粒碳为土壤碳库变化和累积的主要形式,但以刺槐和山杏林提升退耕土壤总有机碳及颗粒碳组分库效应最明显,可作为该区域优选的退耕还林生态固碳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