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了对荔波瘤果茶种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荔波瘤果茶种子的千粒重、种子形状、含水量、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初步分析了荔波瘤果茶种子的形态和脂肪特性。结果表明:荔波瘤果茶种子呈略扁的瓣状形态,种子千粒重为(1 508.825 36.668)g,含水量为(10.62 0.44)%,粗脂肪含量为(27.24 0.22)%,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77.67%和7.94%。说明,荔波瘤果茶种子形状较大,种子含油量较高,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荔波瘤果茶树木年轮作样本,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的方法,分析了树木年轮宽度与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荔波瘤果茶生长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2)荔波瘤果茶年轮宽度与当年年平均气温和前一年年平均气温均为负相关,与当年4-9月平均气温极显著负相关;与当年3-11月的月平均气温负相关,与1月、2月、12月的月平均气温正相关,与前一年2月、8月、9月、12月的月平均气温正相关,其他月份均为负相关;3)荔波瘤果茶年轮宽度与当年的年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的年降雨量亦呈正相关;与当年4-9月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4-9月降雨量亦呈正相关;与当年5月、11月降雨量呈负相关,其余月份均为正相关;与前一年的1月、2月、4月、11月、12月降雨量呈负相关,与其他月份呈正相关;4)荔波瘤果茶年轮宽度与当年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亦呈正相关,与当年4-9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4-9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当年月平均相对湿度在1月、2月为负相关,与其他月份均呈正相关,与前一年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只有2月呈负相关,其他月份均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荔波瘤果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荔波瘤果茶的种群特征,在荔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荔波瘤果茶主要分布地设置400 m2样地7个,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扩散型指数、平均拥挤度、指聚块性指数和聚集强度6种聚集度指数分析荔波瘤果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荔波瘤果茶种群年龄结构属金字塔型;荔波瘤果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4.
荔波瘤果茶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兴乔  刘映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13-16615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了荔波瘤果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分析了生存率、积累死亡率、死亡密度和危险率等生存函数的曲线变化,进而得出其种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①种群前期存活数随龄级急剧下降,只有13%能存活过30 年,后期存活值波动不大,存活曲线经统计检验更趋于Deevey Ⅲ型。②生存函数分析表明,积累死亡率单调增加,生存率单调下降,其增加或下降幅度是前期高于后期。③死亡率曲线与损失度曲线变化一致,荔波瘤果茶种群生长过程中出现了2 次死亡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荔波瘤果茶的种群特征,在荔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荔波瘤果茶主要分布地设置400m2样地7个,以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荔波瘤果茶种群的基本数量特征,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扩散型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和聚集强度6种聚集度指数分析荔波瘤果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荔波瘤果茶种群年龄结构属金字塔型,种群是增长的,幼年个体较丰富,老年个体数量很少;荔波瘤果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