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园艺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北京地区流苏及鸡麻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丽  徐本美  孙运涛  郭琛  孙超 《种子》2007,26(7):29-31
按A.W.Crocker与L.V.Borton(1959)提出的概念,凡是在苗圃条件下,犹如在自然条件下成熟后的第2个春季来临之前不出苗的种子,通称为二年种子(two years seed)[9]。鸡麻和流苏属两年种子的范畴。实验表明,第1年秋(11月底)种子经处理后砂藏,第2年春(4月初)种子在砂藏中少量发芽,播入地里后第3年春出苗。相比之下经酸蚀处理加催芽剂的种子出苗率最高,其次为酸蚀种子,对照种子出苗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马蔺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本美  孙运涛  宋宇航  李锐丽  郭琛 《种子》2006,25(5):41-42,72
马蔺种子休眠是由于胚被厚实的胚乳紧紧包围所致。室内萌发及田间出苗实验证实,温度和水份是种子萌发的主导因素。除此之外,北京地区干籽预浸,即在25~30℃中吸胀1~2d,并于6~7月播种,田间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秤锤树繁殖和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2004年至今,作者对秤锤树的研究概况。对比分析了破除两年种子秤锤树的机械休眠和生理休眠的方法,总结了酸蚀处理种壳的操作程序,明确了控制层积处理时间的重要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重点展开了对濒危植物秤锤树栽培特性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秤锤树的萌发现状既是其延续种性的遗传表现,也是在现今世界环境条件下,导致植物濒危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证实,秤锤树经过酸蚀处理和添加催芽剂后,层积时间可由两冬-夏转为经-冬(4个月左右)层积后在第2个春天正常发萌发。  相似文献   
4.
"二年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山楂、圆柏、蔷薇属、秤锤树、膀胱果、棱角山矾、大果冬青、大叶冬青、银钟花、青钱柳、长柄双花木10个种并1个属"二年种子"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破除"二年种子"的机械休眠和生理休眠的方法,总结生产中酸蚀和裂口处理种壳的操作程序,明确控制层积处理时间和条件的重要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重点展开对"二年种子"中濒危树种特性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二年种子"的萌发性状既是其延续种性的一种遗传表现,也是在现今世界环境条件下,导致植物濒危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二年种子"经酸蚀一裂口处理种壳后,层积时间可以由二冬一夏转为经一冬(4个月左右)层积后在春天正常萌发.  相似文献   
5.
硬实种子高活力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徐本美  孙运涛  孙超  李锐丽  郭琛 《种子》2005,24(8):44-48
本文总结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硬实种子的研究概况.在对27种硬实种子的研究中,对比分析了破除硬实的3种方法,提出了生产中可操作的起始高温浸种法,并探讨了处理种子获得透水性的机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重点展开了对11种硬实种子特性的研究[1~5],测试结果表明,具有硬实的种子批中,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种子硬实程度存在着差异.对不同程度的硬实种子进行了活力测试,结果证明种子活力随着硬实程度的加深而提高.由此可见,具有高硬实程度的种子才是这批种子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6.
舞草硬实种子的高活力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舞草种子硬实率高达90%左右,种子在吸水过程中显示出其硬实程度的差异.第1天吸胀的种子硬实程度最低,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硬实程度逐渐增高,直至第5天取尚未吸胀的种子,将其作为本试验硬实程度最高的种子,并用80~90 ℃热水打破其休眠.测试显示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及抗逆性均高于对照种子,而电导率则低于对照种子.试验结果证明在舞草种子批中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其活力强度随硬实程度的增加而递增,因此硬实种子才是舞草种子批中的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7.
舞草〔Codariocalyx m otorius(Houtt.)〕为豆科含羞草亚科舞草属植物。直立小灌木,三出复叶,侧生,小叶很小,或缺仅单小叶(图版,1)。原产北美,我国产于福建、江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花期7~9月,果期10~11月。植株供观赏及药用。试验于2004年3~7月在北京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