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东省茂名市水电局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茂名石油工业公司(以下简称“油公司”)协作,联合兴建良德至茂名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解决了兴办小水电集资难和小水电的出路问题。茂名市位处信宜县是一个山区县,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有15万多千瓦,到1985年底止,已开发39484千瓦,仅占全县可开发水力资源25%,年发电量1.3亿千瓦小时、除本县用电外,已向国家电网输出4824万千瓦  相似文献   
2.
保证单位播种株数发挥机械播种增产作用李景安为了夺取玉米高产,现在普遍选用高产耐密品种。由于各品种要求的株距不同,即单位保苗株数不同,要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首先要保证单位面积播种株数,保证了播种株数,才能保证高产的保苗株数,如播种时播种株数少,就会...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为研究淮南1956—2017年暖冬事件变化特征及与当年汛期降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服务当地冬季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及汛期降水预测等工作,[方法]利用淮南观测站 1956-2017年冬季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淮南冬季气温进行气候统计诊断研究,并依据《GBT_21983-2008_暖冬等级》,分析暖冬气候特征、成因以及与汛期降水量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近62年淮南冬季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1996年以后更为显著,1991年发生突变;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都呈现为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对冬季变暖贡献最大;暖冬指数呈上升趋势,90年代之前仅出现过一次弱暖冬,90年代以后出现13次暖冬,7次为强暖冬;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亚洲冬季盛行纬向风和冷空气次数少、势力弱以及El Nino的发生,可能是造成淮南暖冬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发现强暖冬或强冷冬的年份里,当年汛期降水量容易偏多,对于汛期降水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荔枝微喷灌试验 ,分析了荔枝微喷灌应用效果 ,荔枝实施微喷灌以后 ,增产 15 .5 6% ,节水 3 5 .95 % ,省工 66.67%。微喷灌能明显提高荔枝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景安  冯芬芬 《玉米科学》1994,2(4):076-078
3yc─1型玉米根茬拔出测力仪、3yJ—1型玉米茎秆硬度计研究报告李景安,冯芬芬(吉林省农科院综合所,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1研究目的和意义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育种工作的发展。对育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仅重视影响单产的某些因...  相似文献   
8.
哈士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国际市场畅销的六大农产品之一。由于森林采伐和大量滥捕,哈士蟆濒于绝迹。为保护开发这一宝贵资源,我们利用农业工程方法开展了研究。现将研究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场地基本情况试验场地选在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白江河林场报马川沟。地处东经126°45′,北纬42°10′,年平均气温为2—3℃,无霜期为110天,海拔660米左右。报马川沟为两山夹一沟,沟宽约计500米左右,沟长约计10公里。沟中有小河一条,为白江河上游支流,最终流入松花江。河水流量四季变化较大,枯水期最小流量为每秒0.2米~3,常年平均流量为每秒0.6米~3。气候属于高寒山区,当地小气候一天多变。两旁山上生长着茂密的过伐林,森林类型为阔叶混交林。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自然条件适合于啥士蟆的养殖。  相似文献   
9.
李景安 《玉米科学》1998,6(Z1):57-59
本文论述了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文章分析了我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