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超高产栽培示范效果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稻超高产栽培示范是贵州省农科院主持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的内容之一,在兴义设示范点,黔西南州农推站参与实施,其目的是探索黔西南州实现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措施及途径,进一步反映要获得高产所必须的条件,为指导黔西南州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保障,为贵州的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玉米平衡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黔西南地区肥料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确定N、P、K施用量及比例,按照肥料"3414"试验设计,开展了多个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黔西南地区玉米的施肥最佳方案为:纯N 240~270 kg/hm2,P2O5105~135 kg/hm2,K2O 90~120 kg/hm2;对玉米产量的影响N肥最大,P肥次之,K肥最小.对西南地区玉米生产中推广科学施肥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黔西南州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认真贯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黔农发[2011]211号文件精神《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建设的通知》,为着力推进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保障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按照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要求,结  相似文献   
4.
黔西南州玉米常年种植面积8万hm2,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在我州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州多数地区的主要粮食和饲料来源,但是由于自然的、历史、社会的因素,我州玉米平均产量低,仅达3876kg/hm2。经调查,玉米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1)玉米杂交种利用率低,仅占玉米播种面积的20%左右;(2)投入少,耕作管理粗放,种植密度普遍偏低,一般种植密度仅为1800~2500株/667m2;(3)山区土壤贫瘠,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因而产量波动较大。为探索我州山区玉米高产稳产栽培的…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我省三大作物之一 ,常年播种面积在 5 3万公顷左右 ,总产和单产水平较低 ,生产水平相对滞后 ,加之我省尤其是黔西南州小麦“三锈”和白粉病发生严重 ,外引品种在生产上难以应用推广 ,为此我所育成的丰产、优质、抗病小麦丰优 2号因其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而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至 2 0 0 2年累计推广 6 4.2 3万公顷 ,新增粮食总产 2 76 79.34万公斤 ,新增产值32 770 .5 9万元 ,新增纯收益 2 70 16 .6 8万元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大幅度提高了我省及周边云南、广西等省区小麦生产科技含量。在丰优 2号推广中 ,主要作了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甘蔗田间昆虫群落结构、各种昆虫在群落中的地位、重要种的消长情况和天敌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册亨县不同海拔高度甘蔗田间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昆虫种类分别属于12个目24个科,其中以鞘翅目种类最多,其次是半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优势种主要是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Zehntner)];天敌优势种主要有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 (Thunberg)]、黄斑盘瓢虫(Coelophora saucia Mulsant)和黑方突毛瓢虫[Pseudoscymnus kurohime (Miyatake)]3种.不同海拔的甘蔗田间昆虫群落有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甘蔗虫害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杂交水稻华优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对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实施绿色控害,减轻化学防治压力,降低农药面源污染,保障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2010年在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普安县、晴隆县等县市组织实施了频振  相似文献   
9.
丰优2号是黔西南州农科所选育的丰产、稳产、广适性小麦品种,1998年经贵州省审定,并迅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至2002年累计推广64.23万hm^2,仅黔西南州年应用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本文通过对山区大面积丰产小麦品种丰优2号的选育进行分析,探讨了在贵州山区特殊自然生态条件下大面积丰产、稳产、广适性品种的育种目标和方法,提出了山区大面积丰产小麦品种产量结构指标和形态特征,同时对山区大面积小麦育种亲本组配及选择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在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发生和越冬情况,以及越冬幼虫对不同温度环境的适应性,为贵州省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贵州省黔西南州年均温较高的望谟县、兴仁市、兴义市、安龙县、册亨县和贞丰县为目标调查点,采用灯诱、性诱、田间调查等方法于2019年冬季和2020年春季调查草地贪夜蛾的越冬寄主及越冬虫态,统计虫源数量和百株虫量。将冬季采自望谟县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以玉米叶分别饲养于室内、室外和人工气候箱,观察草地贪夜蛾冬季幼虫在3种环境条件下的存活率和化蛹率。【结果】性诱捕器和高空测报灯分别于2020年1月13日和2020年3月18日首次在望谟县诱集到成虫,之后在兴义市、兴仁市和安龙县也有发现,虫情测报灯未诱集到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2019年冬季仅在望谟县桑郎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虫龄以3~6龄为主,寄主为散落的再生玉米苗,首次调查百株虫量为34.67头,未发现成虫和卵;2020年春季最早仍在望谟县桑郎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虫龄以1~3龄为主,寄主为栽种玉米苗,百株虫量最高为28.00头,且在该地土壤中发现草地贪夜蛾蛹1头,2020年晚春在兴仁市马马崖镇九盘村亦发现1龄幼虫,百株虫量最高达30.00头。草地贪夜蛾越冬幼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饲养第1~2周后的存活率均表现为室内 > 室外 > 气候箱,第3周后的化蛹率则是室内饲养的最高,室外最低。【结论】草地贪夜蛾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能终年繁殖,但冬季虫源基数较少,不足以成为本地春季草地贪夜蛾暴发的主要虫源。草地贪夜蛾越冬幼虫更适应偏冷的环境,对突变的温暖环境和较低温度环境均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