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为提高巴戟天的扦插育苗率,对不同年龄巴戟天插条进行不同浓度的IBA激素浸泡扦插处理。结果表明:浓度为50mg/L、100mg/L和150mg/L的IBA溶液均可显著提高不同年龄巴戟天扦插条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最长根平均长以50mg/L的IBA溶液的处理效果最佳;1~3年生的扦插条以3年生的生根效果最佳,其生根率为88.3%,平均生根数为20.92条,最长根平均长为2.12cm。在生根过程中,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PO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IAAO活性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OD、PPO活性比对照组的高,而IAAO活性比对照组的低,IBA处理改变了POD、PPO及IAAO的活性进而影响插条生根。  相似文献   
2.
连作对太子参光合及药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柘荣太子参规范化栽培生产基地,以柘参2号为材料,探讨连作对太子参光合生理、产量及药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太子参产量极显著下降(P<0.01),仅为稻参轮作的1/3,其多糖含量仅为轮作太子参的88.08%,人参皂苷Rb1为轮作太子参的44.33%;光合指标测定表明,连作太子参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极显著降低(P<0.01),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显著(P<0.05)降低;荧光动力学指标分析发现,太子参连作后叶绿素初始荧光(Fo)下降不显著,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下降(NPQ)显著;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连作太子参叶片细胞密度降低约30%,根细胞密度降低约45%,细胞排列由致密变为疏松。由此推测,连作破坏了太子参光合系统中的保护机制,使天线色素吸收的热量既不能用于光合成也不能被耗散掉,而在叶部累积引起营养器官畸形化,导致光合作用紊乱、光合速率下降,最终影响根部形态建成,其中分根数减少和根重下降成为限制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光合速率变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光合速率变化特征,采用Li 6400光合测定系统,在晴朗的天气测定了太子参倒二叶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c)的日变化和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呈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孔导度,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表现为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太子参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随着整个生长期的推进,先缓慢升高后在倒苗期间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4.
组培条件下铁皮石斛幼芽分蘖和生根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幼芽为外植体,研究比较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用浓度NAA和不同天然添加物对铁皮石斛分蘖和生根的影响,以期探讨组培条件下影响铁皮石斛幼芽分蘖及生根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类型、NAA浓度及天然添加物的类型和浓度对铁皮石斛幼芽的分蘖和生根有显著的影响.1/2MS培养基适合幼芽分蘖繁殖,2.0mg/L的NAA和10%香蕉泥可促进幼芽的分蘖与生根.  相似文献   
5.
太子参连作障碍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太子参连作障碍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下(连作、轮作)太子参叶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制度下太子参叶片中共有2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经生物信息学查询到24个蛋白质。差异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太子参叶片中与植物衰老或病害相关的5个蛋白表达量全部上调;与植物抗性相关的5个蛋白(磷脂氢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植物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钙依赖蛋白激酶、查尔酮合成酶和硫氧还相关蛋白)表达量上调,4个蛋白(细胞壁富含甘氨酸蛋白、SKP1同源蛋白、锌指蛋白和成熟酶K)表达量下调;与光合作用相关的2个蛋白(Rubisco大亚基和细胞色素b6)表达量下调,2个蛋白(核酮糖二磷酸碳酸酵素小链c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亚基VI)表达量上调;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蔗糖-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和与细胞分裂相关的NF-Y5表达量均下调,而蛋白酶1型β亚基、ATP合成酶β亚基、细胞分裂素组氨酸磷光体转移蛋白4和NAD依赖-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表达量均上调。这说明太子参连作导致叶片致病性或衰老相关蛋白表达量上调,是太子参连作病害频发和提前退黄的主要原因,同时连作导致抗性相关蛋白以及能量代谢和细胞分裂相关蛋白紊乱(或降低或上调),是太子参连作障碍的结果在蛋白质水平的表现,连作还导致重要的光合相关蛋白表达量下调,是连作太子参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柳州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的耐药性情况,本研究对从柳州地区分离得到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与海豚链球菌之间的药敏结果有较大差异,而同一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却较为一致。总体来说,两种菌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不高;无乳链球菌对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磺胺异噁唑4种药物完全耐药,但海豚链球菌却对这些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张峻淞  曾令杰  何绮莉  黄嘉玲  张晓元 《种子》2021,(2):129-132,138
采收不同产地的穿心莲种子,测定其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及其生活力等指标,并以此为依据,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穿心莲种子划分为3个等级类别。以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判别检验,表明该等级划分合理。以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和生活力为自变量,划分的等级为因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法建立了穿心莲种子的等级预测模型。通过将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生产上穿心莲种子等级的判别。  相似文献   
8.
以铁皮石斛品种"云南红杆"为试材,研究了5.1μW/cm2(L1)、10.3μW/cm2(L2)和15.6μW/cm2(L3)3个强度的UV-B辐射处理下,铁皮石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整个辐射处理期间,L1处理叶片的SOD活性总体高于CK,幅度波动不明显;L2和L3处理的SOD活性总体趋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处理组的POD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之后升高再降低。L1处理的CAT活性先缓缓下降,然后逐渐上升,最后趋于平稳;L2和L3的波动幅度较大,最后都明显降低。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叶片中MDA含量明显增加,如L2和L3。而L1处理下叶片中MDA含量与CK相比,含量变化不大。分析表明,UVB辐射造成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可能是由于UV-B辐射下活性氧积累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UV-B辐射对铁皮石斛生长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幼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UV-B辐射处理,研究了UV-B辐射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及总多糖、总黄酮、总生物碱等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辐射下,4个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叶片均出现焦黄、掉叶现象,萌芽率增加;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均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