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密度高含油率微藻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微藻以其生长周期短、不占用农业耕地而被作为第三代生物柴油的首选原料,然而微藻培养密度偏低含油率不高是制约微藻生物柴油规模生产的主要因素。结合微藻培养的营养方式和培养系统,讨论了近年来提高微藻培养密度及油脂(主要为甘油三酯)含量的各种研究方法及成果,分析了微藻高产油率的培养模式,并就培养成本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最后总结了微藻生物柴油的发展方向,即在合适的培养系统下以太阳光为能源,充分利用废气、废液甚至废固培养微藻,提高藻油的生产率,从而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进而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对白术、人参配伍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相同质量白术配伍不同质量人参(1∶0、2∶1、1∶1、1∶2)后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白术、人参配伍比例为1∶1时,其挥发油抑菌效果优于白术挥发油,且随着白术、人参配伍中人参比例的增加,抑菌效果也随之增强。白术、人参配伍后γ-榄香烯、β-人参烯、人参炔醇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γ-衣兰油烯、桉叶-7(11)-烯-4-醇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降低。因此,白术配伍人参后挥发油抗菌活性有一定提高,可能与其组成中苍术酮比例减少,而人参挥发性成分比例增加有关,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术、人参药对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干香菇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菇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香菇挥发油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香菇挥发油多为含硫化合物、烷烃等,对粪肠球菌、志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香菇挥发油抗菌谱较广,可能与其含有含硫化合物有关,具有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敖慧  刘方  朱健  陈祖拥 《草业科学》2022,38(4):673-682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探讨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在电解锰渣-土壤混合基质中的生长状况及其对锰(Mn)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土壤添加7%、14%、21%、28%、35%的电解锰渣后,紫花苜蓿、黑麦草的发芽率明显下降,而总生物量随着电解锰渣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但两种植物的株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黑麦草.随着电解锰渣添加量的增加,黑麦草中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在锰渣添加为14%时叶绿素含量最大,显著高出无锰渣对照34.7%(P<0.05);紫花苜蓿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锰渣添加先增加后下降,在锰渣添加量为14%时达到最大,分别高出对照59.7%、28.0%.在土壤中添加锰渣后,紫花苜蓿中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提高,而黑麦草中MDA含量、SOD、CAT和P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黑麦草的耐受性大于紫花苜蓿.同时,在锰渣-土壤混合基质上紫花苜蓿、黑麦草的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锰含量均随着电解锰渣的添加量增加而提高,总体上黑麦草的富集系数大于紫花苜蓿,而对Mn的转移能力是紫花苜蓿大于黑麦草.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植物都可作为锰渣堆场生态修复的备选植物,但锰渣对紫花苜蓿的抑制作用大于黑麦草,因此,黑麦草更适合作为锰渣堆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比较不同加工方法的白柠檬油中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并通过质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验证,从蒸馏白柠檬油和冷榨白柠檬油中分别鉴定出85和79个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蒸馏白柠檬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30.628%),γ-松油烯(11.414%),α-松油醇(7.939%),萜品油烯(7.540%),对伞花烃(4.543%),α-松油烯(3.140%),1,4-桉叶素(3.123%),β-蒎烯(2.598%),β-没药烯(2.286%),γ-松油醇(1.559%),1,8-桉叶素(1.541%)等化合物;冷榨白柠檬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34.469%),β-蒎烯(15.423%),γ-松油烯(10.847%),α-蒎烯(3.676%),β-没药烯(3.457%),桧烯(3.418%),(E)-α-香柠檬烯(2.400%),(E,E)-α-金合欢烯(1.973%),β-石竹烯(1.623%),月桂烯(1.546%),对伞花烃(1.541%),白柠檬素(1.035%)等化合物。两种不同加工方法的白柠檬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探讨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在电解锰渣–土壤混合基质中的生长状况及其对锰(Mn)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土壤添加7%、14%、21%、28%、35%的电解锰渣后,紫花苜蓿、黑麦草的发芽率明显下降,而总生物量随着电解锰渣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但两种植物的株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黑麦草。随着电解锰渣添加量的增加,黑麦草中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在锰渣添加为14%时叶绿素含量最大,显著高出无锰渣对照34.7%(P 0.05);紫花苜蓿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锰渣添加先增加后下降,在锰渣添加量为14%时达到最大,分别高出对照59.7%、28.0%。在土壤中添加锰渣后,紫花苜蓿中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提高,而黑麦草中MDA含量、SOD、CAT和P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黑麦草的耐受性大于紫花苜蓿。同时,在锰渣–土壤混合基质上紫花苜蓿、黑麦草的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锰含量均随着电解锰渣的添加量增加而提高,总体上黑麦草的富集系数大于紫花苜蓿,而对Mn的转移能力是紫花苜蓿大于黑麦草。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植物都可作为锰渣堆场生态修复的备选植物,但锰渣对紫花苜蓿的抑制作用大于黑麦草,因此,黑麦草更适合作为锰渣堆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7.
代洁  刘方  朱健  罗海波  敖慧 《北方园艺》2022,(12):86-93
以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为试材,采用在不同水泥含量的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中种植黑麦草的方法,研究了水泥含量对黑麦草生长指标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应用于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黑麦草株高、总生物量均随着水泥含量的升高而下降,在15%水泥含量下分别下降至对照的71.78%、72.12%。随着水泥含量(3%~15%)的增加,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水泥含量超过3%时,黑麦草生长受到抑制。水泥添加对黑麦草生长下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种类无明显影响,但其添加水泥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了70.71%~71.65%,Ohtaekwangia相对丰度升高了79.36%~165.50%。综合考虑黑麦草生长与微生物多样性,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中水泥含量为不超过3%为宜,黑麦草具有作为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应用于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备选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对比研究凹叶厚朴与厚朴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抑菌活性。挥发油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凹叶厚朴与厚朴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含量,使用比浊法研究凹叶厚朴与厚朴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GC-MS结果显示,两种挥发油中芳樟醇、α-松油醇、α-桉叶醇、β-桉叶醇等12种共有成分在凹叶厚朴中的含量大于厚朴,合计占各自挥发油含量的58.25%、46.02%。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与厚朴挥发油对10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凹叶厚朴对ATCC25923等8种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厚朴。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中草药添加剂的开发应用及抑菌剂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