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7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腐病是影响秦艽产量的最主要病害,发病后会造成秦艽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笔者总结了秦艽根腐病的发生特点及各种防治技术,以期为广大药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白脊飞虱是滇西北丽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现的重要害虫,不仅直接危害玉米、小麦和大麦,而且是玉米粗缩病的主要传毒介体。国内对白脊飞虱的研究甚少。主要就滇西北丽江白脊飞虱田间消长规律、主要习性,白脊飞虱与玉米粗缩病的关系等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白脊飞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未萌发的腋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黑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未萌发的腋芽是最佳的外植体,MS 6-BA 1.0 mg/L NAA 0.2 mg/L为最适的增殖培养基;随后将产生的不定芽转到1/2MS附加6-BA 1.0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良好,移栽存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苹果生产已成为丽江地区一大产业,截止1993年底,全区苹果种植面积9.825万亩,果品运销省内外.但由于苹果病害发生严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制约经济效益的发挥.作者1988年以来,对苹果病害种类,发生及流行特点进行研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山嵛菜又名山葵,是十字花科山嵛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日本、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其根状茎主要作为鲜食生鱼片等海鲜的高级调味品,并已用于医药领域,有免疫、镇痛、助消化等功效。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进行山嵛菜引种栽培,其中云南丽江、大理、安宁、保山、昭通等利用高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大面积种植山嵛菜,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山嵛菜生产基地,成为地方出口创汇的特色产业。目前国内种植和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岛根3号、真妻和达摩等品种,多年来企业和农民采用分株繁殖和种子育苗进行这些品种的多代繁殖,出现品种退化、病虫害增多和产量质量下降的现象。静岗1号具有分株多、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等特性。组培快繁在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优质种苗,从而为山嵛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可能。有关静岗1号的组织培养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2种综合评价法在白芨种质资源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白芨的性状比较少,给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灰色理论和Topsis法对白芨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与种质资源田间综合表现相符。但在灰色关联度对种质资源的评价中,因其灰色关联度的差异不是很大,不能很好地评价出种质资源的优劣,而Topsis法评价结果中Ci值差异十分明显,能更好地评价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云南重楼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重楼栽培技术研究主要以解决产量问题为目的,重楼内含物含量的高低往往在研究中被忽视,为了实现重楼高产优质的目标,将云南重楼重新还原于与原生境相似的地块下进行种植,在研究平均净增产量与环境因子关联程度的同时,结合内含物含量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净增产量高的内含物含量不一定高,内含物含量高的平均净增产量也不一定高;为了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利用云南重楼各试验点收集的环境因子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加以科学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14个环境因子中,有效氮、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效钾这6个土壤因子与平均净增产量和内含物含量关联密切,其中,有效氮和全氮主要影响云南重楼根茎平均净增产量,有效磷和全磷主要影响云南重楼内含物含量的积累。有机质在平均净增产量和内含物含量协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苹果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尖顶羊肚菌菌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短期保藏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2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2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 d和60 d,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尖顶羊肚菌的菌丝生长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 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 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和菌丝干重较高。说明尖顶羊肚菌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金铁锁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金铁锁种子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其人工引种驯化、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铁锁种子千粒重为2.26g,种子无后熟休眠特性,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寿命至少在2年以上,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出苗湿度为50%~60%,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0.5~1.0cm。金铁锁种子发芽率高,种子繁殖是金铁锁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最佳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