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了解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天气气候的极端程度,掌握气象要素的变化范围和时空分布的离散特征,选取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晋城市)16个县市1976—2015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该区域气温极值和降水极值时空变化规律加以分析。结果表明:(1)近40 a来气温极端值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其空间分布发现:极端最高值出现在黎城县,极值为40.2℃;极端最低值出现在沁源县,为-27.7℃。从时间分布来看: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到7月下旬,且6月下旬出现频率最高;气温极端最低值主要出现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1月出现气温极低值频率最高。(2)1976—2015年极端降水量强度最大值呈明显上升趋势。近40 a日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南部的晋城,为221.2 mm;从极端降水量空间分布来看:晋东南中部地区为低值区,西北部和南部分别为高值区;年极端降水量主要出现在7、8月,而7月的上旬和下旬是年极端降水量的高发期。(3)近40 a来气温极值和降水极值都存在一定的振荡周期。最高气温极值存在着准4 a振荡周期;极端最低气温存在准12 a的振荡周期;年极端降水量存在准15 a和8 a的振荡周期。(4)对气温和降水极值突变分析发现:气温极端最高值有明显突变,极端降水量和气温极端最低值有突变,但趋势不明显。极端降水和气温极值均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冷暖交替异常变化特征,以及它对长治市降水量和气温的影响,笔者根据1961年以来长治市11个县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1961年以来长治市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的发生和变化,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长治市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以及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014年分别有15次ElNino事件和14次LaNina事件发生,发生概率分别为0.28和0.26;暖事件发生强度要大于冷事件发生的强度。(2)厄尔尼诺事件主要发生在春夏季,结束于秋冬季;拉尼娜事件主要发生在春—秋季,结束于春冬季。(3)长治市年降水异常年份均出现在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发生年或结束年,且厄尔尼诺开始年和结束年所对应的气候异常相反。(4)长治市年平均气温的高低与拉尼娜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5)长治市大旱大涝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长治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61-2000年长治市11个县(市)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治气候趋向变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气温升高明显,冬季增温的贡献最大;降水为减少趋势,从1977年开始降水减少明显,1977—1984年为降水匮乏期,1985—2000年呈波动性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导致盛夏农业干旱事件发生的频次增多,90年代几乎每年盛夏出现干旱事件;暴雨过程次数从80年代起逐渐减少,90年代减少明显;80年代初开始终霜冻日期提前,初霜冻日期推迟;70年代起无霜期逐渐延长;稳定≥10℃的活动积温随年代增加。这些变化必将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