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分析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内在联系,为选育高产花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17年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区试为试验数据,进行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株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8.14%,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22%。产量与饱果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果重、百果重呈显著正相关,但与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和生育期呈负相关。关联度分析表明,饱果率、单株果重、生育期和百果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果重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性状;主成分分析发现,将11个农艺性状综合成产量、株型和熟性3个主成分因子,可解释花生农艺性状原始数据信息量的81.1885%;TOPSIS分析表明,商花21号和商花23号与综合向量距离最大。综上,在选育高产花生品种时,应重点提高单株果重、饱果率和百果重,适当降低株高、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  相似文献   
2.
花生果腐病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全球性土传病害。为了获得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作者根据近年来有关花生果腐病的研究进行总结,系统描述了花生果腐病的发生与分布、发病原因及其危害症状、传播流行规律等,对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措施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花生果腐病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花生果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更加方便快捷的鉴定花生杂种子代的方法,本研究以花优7号和花优4号为亲本,根据其SNP位点的突变碱基G-T和SSR多态性位点,同时利用籽仁表型性状的观察、SSR多态性标记分析、四引物扩增突变体系PCR和Sanger测序基因峰值图分析等四种方法,进行F1代真伪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根据籽仁的表型性状来鉴别杂种F1的真伪,只能鉴别出部分杂种,有一定局限性;SSR多态性分子标记法需要多对引物并进行多次筛选,该方法比较简单,成熟,适用于大群体;ARMS-PCR方法则仅需2对引物;PCR扩增产物的鉴定只需要普通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即可,省时省力,简便,但其对引物设计要求比较高;基因序列峰值图分析较耗时耗力耗财,适用于小群体。因此,运用后三种生物技术方法均能鉴别F1代真伪杂种,F1代真杂种的准确鉴定可以减少F2群体的规模,有助于进一步的遗传群体构建和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GATA基因家族在花生生长发育和抗旱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花生GATA家族成员,分析其系统进化、基因结构、组织表达模式,最后结合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筛选花生GATA家族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结果]本文鉴定到47个GATA类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除2号、4号和14号染色体以外的17条染色体上。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该家族属于亲水性蛋白,大部分基因呈酸性,只有Arahy.QG9XFC.1具有信号肽。根据拟南芥家族同源基因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花生GATA家族蛋白分为4个亚家族。其中第Ⅰ、Ⅱ、Ⅲ亚家族成员的锌指结构域特征模体为CX2CX18CX2C,而第Ⅳ亚家族为CX2CX20CX2C类型。大部分成员在A亚基因组和B亚基因组中呈对称分布,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超过半数的GATA家族成员在22个组织中表现不同程度的特异性表达。其中第Ⅰ亚家族Arahy.LJYJ4M、Arahy.VS8GG1、Arahy.3S...  相似文献   
5.
苏方磊  张建航  杨昆 《现代园艺》2023,(11):194-196
BIM技术作为工程数字化的核心技术,对工程行业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都具有深远影响,尤其在三维可视化、智能建造、碰撞检查等方面应用优势明显。当前,EPC项目管理也对BIM正向设计、优化设计、设计与施工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本研究结合湿地公园EPC项目管理实践经验,总结BIM技术在湿地公园项目中的应用要点,相关结论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