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都将合理使用农药视为保障粮食、果蔬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但农业经济发展较差,一些种植户滥用或是过量施用农药,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影响食品安全.因此,果蔬中农药残留的速检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文章简述了果蔬中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应用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娄土区作物和土壤淋溶磷临界值研究及推荐施磷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临界土壤磷最佳水平及合理的施肥量可为实现作物高产和减少磷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家黄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24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长期试验积累数据并结合相关土壤分析,通过米切里西指数模型和两段式线性模型确定了土区冬小麦和夏玉米高产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以及土磷素淋溶阈值并提出了施磷建议。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小麦高产时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为26.2 mg/kg,夏玉米为13.9 mg/kg。土壤有效磷随全磷的增加存在明显的临界点,当全磷含量为1.15 g/kg时,有效磷含量为34.8 mg/kg,高于此值后有效磷随全磷快速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39.3 mg/kg时,磷素淋溶风险增大。无轮作情况下,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25、25~40和>40 mg/kg时,冬小麦施磷量分别为P2O5 80~95、60~80和10~15 kg/hm2;当土壤有效磷<15、15~40和>40 mg/kg时,夏玉米施磷量分别为P2O5 70~85、55~70和10~15 kg/hm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5、15~25、25~40和>40 mg/kg时,冬小麦施磷量分别为P2O5 100~120、90~100、80~90和15~20 kg/hm2,夏玉米施磷量分别为P2O5 50~60、45~50、25~40和5~10 kg/hm2。  相似文献   
3.
农田土壤磷素(P)累积使得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增加,了解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并解析其主控因素对于合理控制农田土壤P保证农业生产同时减轻水体环境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选取我国分布较广的18个省共14种典型农田土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P淋溶阈值并探讨了土壤P淋溶阈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明确了影响P淋溶阈值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差异很大,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为14.9~106.2 mg/kg。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随土壤pH值、交换性钙含量、无机碳含量、沙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碳、活性铁铝含量、交换性镁含量、黏粒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利用土壤pH值、CEC、交换性镁含量、初始土壤有效磷含量等土壤性质参数能较好地预测不同类型农田土壤的P淋溶阈值。在一定程度上,土壤pH值可作为评估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大小的有效指标。考虑到我国农田土壤pH值的分布状况,结合土壤背景值,北方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大于南方农田土壤,更应加强土壤磷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席雪琴  崔玉萍 《种子科技》2023,(10):136-138
食用菌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但存在设施简陋、管理粗放、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国内外日光温室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管理等方面取得很大成果,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用菌栽培日光温室终端控制技术,将推进食用菌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信息化,有效解决食用菌栽培“光、温、水、气、肥”等精准管理问题,提高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基于此,文章概述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栽培现状,旨在为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