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园艺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自然的思考 自然是什么?是山川河流,风雨雷电、树木花草,可以说广阔的很,也深远的很,我们这里谈及的自然,主要是与盆景相关的或者说能被盆景利用或学习的那一部分“自然”,是与盆景创作有关的自然。比如树的自然生存状态、常见的树相等。具体到盆景创作中所要用到的自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指的具体的盆景素材,比如我们山采的树桩,我们点缀的山石等等。我们要谈及的自然,应该是广义的更高层面上的自然,即自然界里树木生存的自然树相,象松树高耸的气节、河岸垂柳的飘逸恬静,柿树的寒枝、枣树的铁干等。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些读者反映,国内盆景园水平良莠不齐。有些著名盆景园参观后让人长了许多知识,而个别盆景园参观后却令人失望。有的是场地宽阔却少珍品,特别是缺少高雅盆景;有的是盆景佳作不少,但管理却不尽人意。为了促进盆景的大发展。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文人树是中国盆景中的一支奇葩,深得各界盆景人十的喜爱。从古人画松柏到今人做松柏,多求高雅飘逸之态,或淡泊宁静之志,无论画心或是树意,其精髓皆是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归。所以书画界有句名言:"青年拼的是才气,中年拼的是功力,老年拼的是学识。"识是什么,就是传统文化在书画家胸中的积淀,百艺莫不以文化为根本。同时,百艺也是文化在各领域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盆福建茶(见右上图),经养护修剪,成为A形。有的朋友观赏后觉得左边第二枝太长,建议我短截;但也有朋友认为这是较好的一个飘枝短截太可惜。我没有把握,拿不定主意,不敢动手修剪。于是就在电脑上试着作为几种不同形态的处理(见图B~E)。未知这五种方案哪一种最理想,欢迎盆景大师和广大盆景爱好者给我出主意、提建议。由此我想到了这么一个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有助于盆景的修剪造型。如果考虑不成熟就下剪,那会造成遗憾。而先在电脑上作多种试剪方案,选准选定了再动剪,就比较理想了。  相似文献   
5.
盆景人在盆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经常奉为圭臬的一句话是: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说明在进行盆景创作与鉴赏活动时,既要注重盆景的思想与内涵,又要注重盆景的整体布局,注重画意的表现。这里还必须注意一种倾向,我们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目的是创作出充满画意的盆景,而不是照着一幅画去创作盆景,虽然中国画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学习,但盆景绝不同于绘画。下面,就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盆景是活的艺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是盆景界多年来对中国盆景艺术形成的其识。讲到画,自然要考虑造型,从干到枝的衔接以及由枝及叶片的布局,都应该有画意,且有立体与空间感。诗意应该是盆景要表达的意境,是盆景艺术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实际上,诗也好,画也好,综合起来,就是盆景的景,就是盆景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景是不易得到的,但只要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读了一些名家关于文人树的论述,感触颇深,深受启迪,他们在文人树的理论上,颇有见地,但觉得对文人画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情况揭示得还不够,特别是对文人画中那些淡雅高洁的文人树型介绍较少。现就自己手头上的文人画资料给大家作些介绍,希望能给有意于文人树创作的朋友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一)栽植经过:93年3月旅游时在河南信阳山农家中见有数棵秃枝对节白腊,由于荒于管理,萎靡无生机。但其中一棵枝干粗有力,很有发展前途,我当即买下(图一)。购回后用透气性好,易挥发的瓦盆栽种,底部垫粗沙,用腐叶土和少量沙子作料,在室外遮阴处进行养坯,每天喷水3~5次,让其自  相似文献   
9.
席有山 《花木盆景》2010,(10):12-13
读了王选民先生的《关于文人树的思考》一文(见本刊2009年第12期),感触颇深,基本上弄清楚了日本文人树的发展状况,以及文人树创作的关键所在:"以形为辅,以神为髓,格调高古。"这是中国文人树创作的根本。所谓形,即外在的能够引起人们思想或思维的形态或形象,所以形是文人树创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形就不可能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商品盆景是盆景的一个分类,因其创作速度快、批量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艺术效果较差而被称为商品盆景。树种以大阪松、五针松、罗汉松、榔榆、榕树等常规树种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树龄较长的商品盆景的艺术性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全国第六届盆景展中,上海植物园参展的老五针松盆景,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不能不信服盆景创作中时间功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