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对河北省抚宁县、滦平县油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油松、栎类混交林地越冬上树的赤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同时分析测定油松针叶量与松毛虫取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失叶25%为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抚宁县赤松毛虫发生区、油松、栎类混交林地比油松纯林区防治指标高出1.9倍。在滦平县油松毛虫发生区,油松、蒙古栎、辽东栎混交林区比油松人工林地防治指标高出2.9倍。混交林地对松毛虫有明显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3.
沙棘木蠹蛾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室外变温和室内恒温 2种不同的方法对沙棘木蠹蛾蛹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变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5.4 81°C,有效积温为 2 0 2 .356± 13.0 57日度 ;恒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2 .0 55°C,有效积温为 2 95.2 0 3± 4 .0 94日度。蛹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 1°C  相似文献   
4.
宗世祥  王涛 《植物检疫》2007,21(6):360-362
根据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形势和发生特点,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个前提和基础,三项重要保障,三个关键,六种重要手段”的防控建议,为有效控制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与扩散,确保北京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沙棘木蠹蛾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棘木蠹蛾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成灾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根部和干部.由于该虫以前从未大面积发生危害,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从沙棘木蠹蛾的成灾原因、生物生态学特性、可供监测和防治的性引诱剂,以及天敌种类和自然控制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矮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及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矮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矮槲寄生的危害和目前对矮槲寄生的管理策略等,指出对矮槲寄生的防治方法是在营林措施上,并对矮槲寄生的防治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沙棘木蠹蛾幼虫化学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针对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干基喷雾、浇根、排粪孔注药、熏蒸等化学防治方法防治其幼虫,进行了大量野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这些防治方法中,只有磷化铝熏蒸可称得上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夏季日均温在21-25℃时,以每株树1丸(3.2g)的剂量进行根部熏蒸,防治效果可达82.61%,防治成本为191.4元/hm^2。  相似文献   
8.
促使云杉矮槲寄生果实提前脱落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矮槲寄生正在威胁三江源地区的部分云杉林,为阻断其传播途径,在云杉矮槲寄生刚结果初期喷施植物激素,促使其果实在种子未成熟就提前脱落。采用40%乙烯利水剂、20%国光萘乙酸粉剂、50%国光丁酰肼可溶性粉剂这3种植物激素进行促使云杉矮槲寄生的果实提前脱落的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在果实上喷施浓度为1:200的40%乙烯利水剂,施药后3d果实开始脱落,7d果实脱落率达到100%,其它2种药剂虽然也能促使提前落果,但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9.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对受赤松毛虫为害与未受害油松的二年生针叶及用这两种油松的完整针叶饲养的赤检松毛虫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植株受害后针叶异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生物碱含量及总糖/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酚类,萜烯,矿质元素均有较大的幅度变化,用受害后油松针叶饲养的幼虫摄食量减少33.5%,死亡率升高10%,产卵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沙棘木蠹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棘木蠹蛾的大面积暴发,使得其控制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从基础性研究到多种控制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沙棘木蠹蛾的进一步发生和危害。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分歧和问题。为此,本文对沙棘木蠹蛾的研究现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控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更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