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森林昆虫病毒病的流行,已报导很多,而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reNPV未见报导,对此种病毒在我省的自然流行情况我们作了初步调查,现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2.
1987~1989年,笔者承担了河北省科学院下达的食用菌增产剂研制课题。经两年多的研制试验,在10多个配方中筛选出冀微87—1增菇灵。以平菇、草菇为试验材料,在所内外进行了17批重复试验和多点示范,均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可增产30~40%,高者达70%以上,并可改善菇类的质量,提高丝氨酸、  相似文献   
3.
<正> 追肥,是食用菌栽培夺取高产、改善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追肥的作用不仅能补充和调整营养成分,并能消除有害因素,为持续丰产创造条件。食用菌子实体的生长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营养物质的运转过程。基质中的营养成分,经过菌丝的分解、吸收,贮存在细胞内,达到生理成熟水平后,输送到子实体内,使子实体能得到正常发育。因此,在出菇期间,需要供给充足的养分,并要求营养成分平衡。如果养分供应不足,或营养比例失调,容易出现长脚柄、皮薄、硬开伞等现象。特别是在生长中后期,因栽培料养分消耗过多,还会出现衰落现象,明显影响菇类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在草多粪少的畦床,料薄的菌块,小径菇木上,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在菇类收获期间,如发现菇体变小、伞  相似文献   
4.
<正> 由于食用菌与绿色植物的区别极大,为害食用菌害虫的种类与发生情况也与农业害虫极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控制食用菌发生危害时,必须弄清其特殊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是落叶松生产的一大威胁。1983~1984年在河北省围场县落叶松林中大暴发,共发生20万余亩,17年生的落叶松树上,每株树虫口数达千头到万头,大片松叶被吃光。 1983年笔者首次分离到了落叶松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aNPV),1984~1985年进行了林地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尺蠖(Eranhis ankeraria Standinger)是重要的落叶松食叶害虫,1983—1984年在我省围场县落叶松林中大暴发,1984年发生20多万亩,每株十七年生树上虫口高达数千头到数万头,有大片落叶松林树叶被吃光,是落叶松生产的一大威胁.1983年我们首次分离到了落叶松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aNPV),为了探索利用EaNPV防治落叶松尺蠖的有效方法,明确防治效果,1984—1985年,我们进行了林地防治  相似文献   
7.
栽培食用菌,塑料膜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常用的农用塑料膜从质料上讲有三种,即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因其填充剂有毒,且其软化点低于100℃,故在食用菌栽培上不能使用。聚乙烯膜乳白色,半透明,柔软而耐低温,但不耐高温,只能用于常压灭菌和栽培。聚丙烯膜...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落叶松尺蠖幼虫死亡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1.9621+0.5056x,LD_(50)=10~(6.01);在一定时间内幼虫死亡率随感染日期的增加而提高;LT_(50)随感染浓度的增加而减少;EaNPV的毒力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存放24个月的病毒较保存11月的病毒毒力降低36.5—58.5%;日光照射病毒被灭活的程度随阳光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存留在松树干上一年的EaNPV仍保留有一定的活性,与保存于冰箱中的病毒比较,其毒力降低63.2%;EaNPV致病死亡的2、3、4、5龄的落叶松尺蠖幼虫及蛹的多角体含量平均分别为每头虫0.966亿,2.675亿,5.335亿,6—15亿及1.766亿;用EaNPV1×10~7PIB/ml与1×10~8PIB/ml感染菜青虫、粘虫、玉米螟、棉大卷叶螟、杨枯叶蛾和柳毒蛾幼虫,均不引起幼虫发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