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夏玉米杂交种登海3719根系分布与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箱式土柱栽培条件下, 比较了高产玉米品种登海3719和金海5号的根系特征, 并以混播时地上部生物产量变化为依据, 分析了根系特征与竞争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氮肥供应充足条件下, 登海3719单株根系生物量低于金海5号, 根冠比无明显差异, 其0~20 cm根系分配比率大、活力高, 在与金海5号根系竞争中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加6%、生物量提高8%。不施氮时, 登海3719的根冠比增加4%, 金海5号增加21%, 登海3719的根冠比、0~20 cm根系分配比率及活力均低于金海5号, 在根系竞争中氮素积累量减少8%, 生物量下降2%。与金海5号相比, 登海3719在氮素供应不足时, 根系竞争力弱, 适应低氮条件的能力较差, 但在氮肥充足条件下表现吸氮能力高, 竞争力强。  相似文献   
2.
30个甜高粱品种糖产量与氮素利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甜高粱品种糖产量的差异及其与干物质生产分配及氮素利用的关系。【方法】在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条件下(大田种植密度15 000株/ha),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0个甜高粱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成熟期氮素利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依据成熟期整株糖产量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品种划分为早熟低产型、早熟中产型、中熟较高产型和晚熟高产型4类,其中高产型仅占23.3%。与中产和低产型相比,高产型甜高粱品种植株含氮量低,尤其叶片和茎秆N%明显降低,含糖量与植株N%负相关(-0.592**),是高产甜高粱品种维持较高含糖量的重要原因。高产型甜高粱品种氮在器官间分配比例为茎秆>叶片>穗,与成熟期物质分配表现一致,有利于获得高茎秆生物量,同时保障叶源量大、叶片光合同化物供应能力较强。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糖产量生产效率与糖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二者对糖产量都起正直接作用,含氮量则表现相反,对糖产量起负作用。【结论】高糖产量甜高粱品种特征为:在较高含糖量基础上,氮素优先分配给茎秆,显著提高茎秆生物量。高生物量、高氮素糖产量生产效率和低含氮量,可作为选择高产甜高粱的重要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甜高粱分蘖去留与糖产量及氮素利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田条件下采用人工去除分蘖的方法,研究了两种种植密度下甜高粱高产品种分蘖特性对糖产量及其干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常规种植密度(每公顷75 000株)下,保留分蘖较单茎秆植株对主茎和分蘖茎含糖量影响较小;在较低种植密度(每公顷37 500株)下,保留分蘖植株主茎含糖量明显下降,分蘖茎含糖量与单茎秆植株接近。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保留分蘖植株较单茎秆植株开花前和开花后茎秆、叶片和穗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保留分蘖显著提高了总生物量,达21.9%和81.6%,总糖产量分别增加了17.1%和63.8%。保留分蘖植株开花后氮素向茎秆分配比高,同时,保留分蘖植株叶片氮积累及分配比例明显提高,叶片干重占植株总干重比例显著增加,单位氮素糖生产效率下降,但未达显著水平。常规密度和较低密度下分蘖茎糖产量的补偿效应分别可达20%和62%以上,说明常规种植密度下保留分蘖利于增加甜高粱糖产量,并能够达到简化栽培管理和降低经济人力投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