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西藏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以西藏农牧学院规划类研究生课程为例,以符合西藏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发展及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对西藏高校研究生规划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旨在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形式较单一、...  相似文献   
2.
西藏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建筑形态,文章以林芝地区寺院建筑、民居建筑为载体,分析了两者在色彩装饰方面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寺院建筑色彩装饰采用大面积纯色色块,彩度呈渐变方式随着色相明度的降低逐渐递减,加重了色彩的份量感和形体的造型,从而使建筑本身具有稳定感;民居建筑装饰中大量采用高长调色调,复色、间色的广泛使用使色彩有活泼、轻快之感,并与色彩统一的墙体形成丰富的对比关系,形成林芝地区独特的建筑色彩装饰特色。  相似文献   
3.
西藏核桃休眠及萌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浓硫酸浸泡处理西藏核桃种子,通过种子吸水率、不同层积方法和内源抑制物对小白菜萌发影响试验等方面来研究西藏核桃的休眠及萌芽特性.结果表明:用浓硫酸处理种吸水率大于对照,种壳并不是引起休眠的主要原因,外壳、内种皮、种仁可能均含有抑制种子发芽物质.用浓硫酸浸泡90 min,变温层积萌动时间早,且萌动率高;低温层积160 d,再在22℃恒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为68%.  相似文献   
4.
采用HS336型噪声测量仪,在自制84 dB声源条件下,测定西藏校园3种单一物种植物群落桧柏、光核桃、美国黑核桃的减噪效果.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对噪声具有一定的减弱效果,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的减噪效果有较大差别,所测的3种植物群落的减噪效果依次为:桧柏>光核桃>美国黑核桃;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在植物群落内对噪声的衰减效果更强,但该种减噪效果随声源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所以在利用园林植物进行减噪防护时,声源点近处的植物配置要求高于声源点远处的植物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5.
西藏色季拉山野生观赏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季拉山位于藏东南林区腹心地带,是西藏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色季拉山丰富的植物物种中拥有大量的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经初步统计,色季拉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主要集中在报春花科、杜鹃花科、罂粟科、玄参科、龙胆科、蔷薇科、毛茛科、菊科等,其中一些科属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色季拉山区域观赏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及生境多样性调查资料的研究,简要阐述了本区野生观赏植物的2个特点,并从花、叶、果、姿等外部特征评价了其观赏特性,最后讨论了色季拉山观赏植物在西藏园林特色植物配置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从自然层面上,为调查和分析海淀公园景观植物群落的具体现状,结合相关部门的数据,从海淀公园景观群落植物种类及其区域分布2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在调查中,公园分成4个主要区域,共发现落叶乔木30种,针叶树7种。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得知,海淀公园景观区域群落植物以毛白杨、刺槐、旱柳为主要乔木种类,加杨、馒头柳为次要乔木种类,马褂木、榆树为稀有乔木种类,并同时得出相关区域植物群落配置方式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野生西南鸢尾具有特殊的生态习性和生活型。且具有保水土、调节小气候、美化绿化等多方面功能。基于野生西南鸢尾种子自然条件下较难萌发情况下,通过秋季播种,低温春化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研究对野生鸢尾种子萌芽的影响大小。试验结果表明,秋季随采随播,低温沙藏法处理和100mg/mL的赤霉素有利于提高鸢尾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叶面滞尘法测定了西藏5种常见园林植物白玉兰、女贞、白柳、北京杨和日本晚樱的滞尘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种园林植物滞尘能力差异较大,5种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的顺序为女贞〉白柳〉日本晚樱〉北京杨〉白玉兰。在北京杨、白玉兰、日本晚樱、白柳4种落叶树种中,白玉兰的滞尘能力最弱,而白柳的滞尘能力最大。白玉兰的树冠郁闭度最小,而白柳的树冠郁闭度最大。可见,滞尘能力的大小和园林植物的树冠郁闭度呈一定的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西藏林芝地区木本园林植物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林芝地区地理环境特殊,以往绿化中园林苗木应用种类少。结合“福建公园”绿化工程,从内地引种59种木本园林植物,对其成活率及长势进行了4年的观察研究。从引种苗木的长势、观赏特性保持度来看,本次引种生长表现良好的植物有紫叶李、四照花等32种,生长表现一般的植物有水杉、白玉兰等8种,生长表现不佳的植物有银杏、桂花等14种,全部死亡的有合欢、木芙蓉等5种。并对影响西藏林芝地区木本园林植物引种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其关键因子主要为风害和低温。  相似文献   
10.
陈彦芹  姚霞珍  邢震  刘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09-12010
[目的]研究西藏长鞭红景天的炼苗及移栽技术。[方法]在长鞭红景天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使用高浓度青霉素钠处理组培苗,抑菌能力强,无严重污染现象,未污染苗株数最多;在4种对比基质中,腐殖土-珍珠岩(5∶5,W/W)的栽培基质最有利于长鞭红景天的生长,成活率可达65%;移栽预处理过程中对组培苗洗根后的成活率高于未洗根的;对栽培基质消毒后,移栽苗的成活率高于未消毒的。[结论]长鞭红景天组培苗需要2个月左右才生根,且苗长势较弱,部分苗为徒长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