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篇
农作物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稻顶小穗双粒突变体TS是花发育研究中重要的突变类型。该突变体在枝梗分化期的苞原基分化期和第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TS幼穗和野生型幼穗的分化没有差异;而从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开始,两者枝梗顶端幼穗分化差异越来越明显,抽穗时可见二次枝梗顶端穗轴上着生小穗为双粒。对TS进行遗传分析,该突变体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经过簇生测定发现:TS突变体多数表现为Ⅱ级簇生,簇生穗大多集中发生在二次枝梗上。  相似文献   
2.
将水稻发育障碍突变体a535di与其F2正常显性植株做对比,突变体的花粉育性明显低于F2正常显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的花粉粒向内凹陷,且呈畸形,而F2正常显性的花粉粒则很饱满。突变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低于F2正常显性植株,而出叶速度和叶绿素含量则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转PEPC Kitaake和Kitaake作父本,以4份不同来源的保持系珍汕97B、K17B、Ⅱ 32B和G2480B为母本构建F1,考查PEPC 的表达及其对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导入PEPC 后,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PEPC酶活性均表现为增加,最突出的是其PEPC酶活性均成倍增加。蒸腾速率方面,只有K17B/PEPC 表现为下降。珍汕97B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PEPC酶活性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均最大。在农艺性状上,G2480B/PEPC 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均大幅度提高,分别增加了31.46%、1.39倍和1.83倍,千粒重也增加了7.84%。珍汕97B/PEPC 由于穗变短,即使结实率和千粒重大幅度增加,减产仍达9.84%。G2480B的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均最大,而珍汕97B最小。在耐光氧化方面,转PEPC 基因Kitaake明显优于Kitaake。说明PEPC 单个基因对改善籼型三系保持系的光合性能和增加产量有较重要的作用。在供试的4份保持系中选用保持系宜考虑G2480B,PEPC 在此遗传背景下的表达丰度较高,提高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正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4.
对16个籼型三系保持系稻米品质进行研究,考察了子粒的长宽比、千粒重、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现有水稻品系G763B和新育品系422B的外观品质等级为1级.吉香B的外观品质等级为2级。相关性分析表明长宽比与垩白度、垩白粒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粒宽与垩白度、垩白粒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转PEPC Kitaake和Kitaake作父本,以4份不同来源的保持系珍汕97B、K17B、Ⅱ32B和G2480B为母本构建F1,考查PEPC 的表达及其对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导入PEPC 后,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PEPC酶活性均表现为增加,最突出的是其PEPC酶活性均成倍增加。蒸腾速率方面,只有K17B/PEPC 表现为下降。珍汕97B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PEPC酶活性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均最大。在农艺性状上,G2480B/PEPC 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均大幅度提高,分别增加了31.46%、1.39倍和1.83倍,千粒重也增加了7.84%。珍汕97B/PEPC 由于穗变短,即使结实率和千粒重大幅度增加,减产仍达9.84%。G2480B的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均最大,而珍汕97B最小。在耐光氧化方面,转PEPC 基因Kitaake明显优于Kitaake。说明PEPC 单个基因对改善籼型三系保持系的光合性能和增加产量有较重要的作用。在供试的4份保持系中选用保持系宜考虑G2480B,PEPC 在此遗传背景下的表达丰度较高,提高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正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6.
将水稻发育障碍突变体a535di与其F2正常显性植株做对比,突变体的花粉育性明显低于F2正常显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的花粉粒向内凹陷,且呈畸形,而F2正常显性的花粉粒则很饱满。突变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低于F2正常显性植株,而出叶速度和叶绿素含量则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水稻顶小穗双粒突变体TS的颖花发育和簇生穗发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顶小穗双粒突变体TS是花发育研究中重要的突变类型.该突变体在枝梗分化期的苞原基分化期和第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TS幼穗和野生型幼穗的分化没有差异;而从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开始,两者枝梗顶端幼穗分化差异越来越明显,抽穗时可见二次枝梗顶端穗轴上着生小穗为双粒.对TS进行遗传分析,该突变体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经过簇生测定发现:TS突变体多数表现为Ⅱ级簇生,簇生穗大多集中发生在二次枝梗上.  相似文献   
8.
水稻紫叶突变体PLM的表型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爪哇稻香大粒中发现一紫叶突变体PLM,通过与绿叶水稻C181杂交,对PLM及其后代进行遗传、色素和品质的分析.结果显示:PLM紫叶突变体为隐性单基因遗传.与绿叶植株相比,PLM及其后代紫叶群体的花青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总量也有一定的增加;PLM子粒的长宽比为3.09,达到国标一级;其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均低于国标三级,表现较差;在其杂交后代中,品质性状得到了一定改善.PLM是一优良的标记供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从爪哇稻香大粒中发现一紫叶突变体PLM,通过与绿叶水稻C181杂交,对PLM及其后代进行遗传、色素和品质的分析。结果显示:PLM紫叶突变体为隐性单基因遗传。与绿叶植株相比,PLM及其后代紫叶群体的花青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总量也有一定的增加:PLM子粒的长宽比为3.09,达到国标一级:其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均低于国标三级,表现较差;在其杂交后代中,品质性状得到了一定改善。PLM是一优良的标记供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籼型三系保持系的稻米品质相关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个籼型三系保持系稻米品质进行研究,考察了子粒的长宽比、千粒重、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现有水稻品系G763B和新育品系422B的外观品质等级为1级,吉香B的外观品质等级为2级.相关性分析表明长宽比与垩白度、垩白粒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粒宽与垩白度、垩白粒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