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几种理论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卵的空间格局符合负二项分布,在各种密度水平下,为普通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份是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的大小均为6株,约0.5cm~2。其理论抽样数可由公式N=281.1871x~(-0.693)确定。大豆食心虫成虫产卵有选择性,在荚长3.1~4.1cm即8~13日龄和离地面25.3~32.3cm上下高度的豆荚上有卵频次最多。分析了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和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并探讨了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京郊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进行小麦、玉米两茬间氮、磷、钾肥合理施用的研究.三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全年氮素投入0.036~0.048kg/m~2,以小麦、玉米各半或玉米居多为宜.冬小麦施氮在下茬玉米上无明显后效.冬小麦适宜施氮量为0.024kg/m~2,夏玉米适宜施氮量0.030kg/m~2,冬小麦和夏玉米施磷肥不仅对当季有增产作用,而且对下茬作物也有明显的后效.冬小麦施P_2O_5 0.015kg/m~2、夏玉米0.007kg/m~2为宜.夏玉米比冬小麦对钾肥高度敏感,土壤速效钾含量在90×10~6以下,冬小麦施钾有一定增产效果,而夏玉米施钾肥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