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1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棉PD系利用研究简报四川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张相琼,张东铭,黄观武,曹鉴忠,周宏俊四川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我所从80年代中期引进美国优质棉PD系,通过与不同类型的陆地棉品种结合不同的杂交方法,现已获得一批兼具优质、高衣分和抗病或早熟...  相似文献   
2.
棉花抗病核不育两用系的培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78 年开始选用含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m s14的两用系473A、抗枯萎病品种陕棉9 号及抗枯黄萎病品种中棉所12, 通过杂交转育、病圃与非病圃、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双重交叉选择, 成功地培育出抗枯萎耐黄萎和抗枯萎抗黄萎的核不育两用系抗A1 和抗A2。并对其抗性遗传、抗性与产量的配合力及其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以抗A1 和抗A2 作母本已选配成3 个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棉花抗枯萎核不育两用系抗A_1抗A_1,是四川省棉花研究所在感枯、黄萎病核不育两用系473A基础上输入抗病因子,历经1O余年育成。该两用系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50%左右,不育株花丝短。柱头明显高出雄蕊群,花药少而干瘪,无花粉或间有少量花粉但不开裂,...  相似文献   
4.
对川杂9号不抗虫组合(抗A1×中棉所12)和抗虫组合(抗A1×Bt抗虫中棉所12)的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恢复系中棉所12导入Bt基因后,增加了抗虫性,同时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成铃率、早熟性、白花率,植株更紧凑,显著提高棉花单产,降低了成本.抗病性和纤维细度基本保持,纤维长度、比强度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1选育过程1.1优质恢复系ZR5的选育1992年选用墨西哥棉×PD4547的F9代作母本与丰产品种川棉56杂交,其后代进行系统选育,通过多代单株选择和遗传纯化,株行比较选育成优质品系ZR5。ZR5生育期13天左右,田间生长整齐,株高100 cm,叶片中等偏大,透光性较好,结铃性强,铃卵圆形,铃重6.0 g左右。纤维品质优良(HVICC标准)纤维2.5%跨长32.1 mm,比强度36.8 cN·tex-1,麦克隆值4.1。ZR5田间表现为结铃性好,整齐度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1.2抗虫两用系抗A3的培育以自育的抗枯黄萎病核不育两用系抗A2为母本,引进抗棉铃虫、红铃虫转Bt基因抗虫新品系G…  相似文献   
6.
抗虫杂交棉川杂12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杂 1 2号 (杂 1 2 )的选育得到国家 863、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的资助 ,其目的是将棉花抗病虫性与核不育两系法结合 ,利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抗虫品系为父本 ,选育出比对照增产 ,抗棉铃虫、红铃虫 ,抗病性好 ,品质优良的棉花抗病虫杂交种。1选育过程。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生产上已应用的核雄性不育材料及抗枯黄萎病品种 ,通过杂交转育 ,结合病圃和大田筛选 ,培育出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的双抗型两用系抗 A2。于 1 997年由四川农科院经作所提供母本抗 A2 ,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提供抗虫品系 R1 68,分别在四川和湖北配制杂交组合 ,通…  相似文献   
7.
棉花抗虫核不育系抗A3的培育及蜜蜂传粉制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自育的抗病核不育洞 A型两用系抗 A2 (含ms14 不育基因 )为母本 ,引进抗虫品系 ,通过杂交转育 ,结合病圃、网室和大田的选择 ,获得具有抗病、抗虫及综合性状优良的洞 A型抗虫不育系抗 A3。以抗 A3为母本 ,抗虫和非抗虫棉为父本 ,进行了人工放养意蜂和中蜂的传粉制种研究。结果表明 :意蜂传粉效果优于中蜂 ;父母本种植比例以 1∶ 4~ 6较合适 ;隔离区在 1 0 0 0 m以上 ,每公顷人工放养意蜂数在 2 .2 5万头左右可满足传粉需要  相似文献   
8.
棉花抗枯萎核不育两用系抗A_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A1是在感枯、黄萎病核不育两用系“473A”基础上输入抗病因子,历经10余年育成。该两用系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50%左右;抗枯萎病指7.3~16.7。用该两用系组配的中早熟和中熟型杂交种,已分别进入四川省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杂交转育,将抗虫转Bt基因导入洞A型抗病两用系抗A2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两用系抗A3。抗A3高抗红铃虫,接近高抗棉铃虫。对不同类型(抗虫×抗虫、抗虫×非抗虫、非抗虫×抗虫)的核不育杂交组合的抗虫性、生育期、纤维品质和产量等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抗虫两用系与优质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品质较好,其杂交F1代的平均增产率在所有类型的杂交组合中最高。利用抗A3为母本,优质丰产品系ZR5为父本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杂交种川杂棉15,该品种高抗红铃虫、高抗棉铃虫,皮棉产量及纤维品质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10.
川杂9号主要性状特征及栽培技术①张相琼张东铭周宏俊四川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棉花杂交种川杂9号(原名川杂90-12),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抗枯萎耐黄萎核不育两用系抗A1为母本,丰产稳产型中棉所12优系为恢复系,于1989年配制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