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9日,南阳方城县清河乡一村民周某到公安局报案,称其2岁多的女儿胡某失踪,经过侦查发现这是一起案发地在南召县境内的命案,随即将此案移送南召县公安局侦查。案件就是命令,接到警情的南召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立马组成了以大队长李天辽为组长的命案小组,经过缜密侦查,锁定在南召县从事养殖业的漯河市郾城区的李某身上。3月21日,南召警方依法将涉嫌故意伤害罪的李某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广东湛江地区发现榕木虱(Macrohomotoma gladiatum Kuwayama)局部危害黄金榕(Ficusmicrocarpa cv.Golden Leaves)及其他榕树。榕木虱隐蔽性强,目前用于该虫的药剂防控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有效防治榕木虱,筛选出高效杀虫剂,采用6种常见农药1 000倍稀释液通过喷雾法对榕木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药7 d后,40%毒死蜱EC和20%吡虫啉WP防效分别为93.5%和90.6%,5%啶虫脒EC防效为66.3%,而3.2%阿维菌素EC、22.4%螺虫乙酯SC、4.5%高效氯氰菊酯EC防效均不超过34.7%。40%毒死蜱EC 400 mg/L、20%吡虫啉WP 200 mg/L对黄金榕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可为喷雾法防治黄金榕上榕木虱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农学专业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情况,包括教学目标和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学效果评价及考核方法改革等。经过改革实践,学生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学习兴趣增加,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硒会显著降低人们肌体的免疫能力,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为了满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需要,自2000年开始在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支持下,对我县山区幼树果园间作物,进行喷施硒肥生产富硒农产品的研究,结果表明,达到了富硒产品标准,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五莲县小国光苹果成熟期提前、贮藏期提早变面的原因,测定了果实采收前及采后贮藏期间的硬度,结合20多年来的气象数据变化,认为果实早变面与气候变暖、果实套袋栽培、土壤中钙、钾等营养元素缺乏有关;建议注重施用有机肥,丰富土壤营养元素,适时至10月上中旬采收、发展易着色的小国光、套纸袋防裂果栽培,采后及时进行冷藏库贮藏,延缓果实提早变面。  相似文献   
6.
对山东省五莲县栽培的山农红小国光套袋园进行调查,研究不同时间摘袋对果实着色及果实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摘袋期为10月上旬前后,此时的气象因素光照、气温、温差有利于果实着色,果实颜色及口感、耐贮性最佳。采收期可在摘袋后20天即10月下旬到11月初完成。  相似文献   
7.
3种寄主植物饲养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Lepidoptera:Noctuidae)经研究目前均认为主要是玉米型,而该虫能否在甘蔗、水稻上完成其生活史并对我国甘蔗、水稻的种植构成威胁值得探讨。本研究对采自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自然种群用3种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并分别构建草地贪夜蛾两性生命表,比较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甘蔗、水稻的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存活率明显低于取食玉米的幼虫;取食水稻的成虫前期最长(27.75 d±0.50 d),且雄蛹体重最轻(153.3 mg±9.1 mg);草地贪夜蛾取食甘蔗、水稻、玉米后其产卵量无显著差异,平均世代周期依次为31.46 d、33.92 d和29.53 d,种群内禀增长率(r)分别为0.19、0.14和0.16,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21、1.16和1.17,净增殖率(R_0)分别为367.01、135.44和101.25。总体而言,采自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在水稻上的适合度低于甘蔗和玉米上,但在甘蔗、水稻上该虫能够完成其生活史实现种群繁衍,本研究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指出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管理体系混乱、推广人员素质偏差且经费不足等问题。另外,介绍了美国"三位一体"农业推广体系、日本"区域分担方式"农业推广体系、荷兰"非政府性质"农业推广体系、以色列"一主多元"节约型农业推广体系。借鉴国外经验,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的启示,主张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推广体系的领导和支持,加强农业推广主题和内容多样化建设,加大对农业推广的财政投入,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协调互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合湛江等热带地区防治甘薯小象甲的高效、经济、安全药剂,以甘薯小象甲成虫为实验材料,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药效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结果表明,3.2%阿维菌素乳油、20%虫酰肼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和16%虫肼·茚虫威乳油4种药剂对湛江地区甘薯小象甲防治效果较好,其中3.2%阿维菌素乳油和20%虫酰肼悬浮剂盆栽药效试验72 h防治效果分别为97.78%和91.59%;田间药效试验4天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1.01%和92.26%,8天后依然能达到70.76%,67.84%。3.2%阿维菌素乳油和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甘薯小象甲成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性,适合在湛江等热带地区作为田间防治甘薯小象甲成虫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10.5%三氟甲吡醚乳油(EC)对园林害虫榕管蓟马的毒杀活性并为其田间应用技术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10.5%三氟甲吡醚EC对榕管蓟马成虫48h LC50值为76.62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10.5%三氟甲吡醚EC在140mg/L剂量,药后1、3d时防效显著低于添加助剂赛特胜及400mg/L 40%毒死蜱乳油,而在药后7d其防效提高到79.99%。10.5%三氟甲吡醚EC对榕管蓟马具有较好毒杀活性,通过相应助剂的添加使用适合田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