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安湘S/318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育种专家郭名奇副教授育成,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等优点。该组合1996年引入我市试种示范,田间表现需肥水平中等,中抗稻瘟病,抗稻曲病,成熟期黄丝亮秆,一般产500kg/667m2~600kg/667m2。且抗寒性较强,特别在海拔较高(500~600m)的山丘区,产量优势更明显,深受种植农民欢迎。1998年在我市参加中稻区试,产量居中熟组首位,全生育期同汕优77。现将该组合制种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定准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是该组合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2.
培矮64S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研究成功的水稻低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转换彻底,在湖南夏季不育时间长,不育性能稳定等特点。1991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利用其配组选育出两系杂交稻培两优特青、培杂山青、培两优288、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八两优96的亲本特性,总结了其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即在确定安全的育性敏感期,授粉期基础上,定准播差,培育壮秧,强攻父本,巧施“九二O”,全程除杂等。  相似文献   
4.
衡两优一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易贤伟,吕重宏(湖南怀化地区农业局)衡两优一号是我省衡阳市农科所选育并于1992年经该市审定通过的一个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扩繁推广的水稻新品种,1992年3月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金奖。同年4月朱容基副...  相似文献   
5.
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中稻田,采用“超级杂交稻—红菜薹”的种植模式,能有效利用农田冬闲资源,既稳定粮食生产,又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准两优527是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05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洪江区实施了百亩高产样板示范。现将准两优527在洪江区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安两优 318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郭名奇副研究员等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安湘 s与新恢复系 R318选配而成的两系法杂交中、晚稻新组合 ,2 0 0 0年 3月通过怀化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1996- 1999年该组合先后在湖南、福建、江西、陕西等省参加各级品比、区试和多点大面积示范种植 ,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 ,是丘陵、山区和高海拔地区做中、晚稻栽培的理想接班组合。1 产量表现1995年春在海南三亚师部农场品比 ,亩产 5 63kg,比对照汕优 77增产 11.8%。同年在长沙中稻品比 ,亩产 5 45 kg,比对照 I46 增产 9%。1998年参加…  相似文献   
8.
衡两优1号晚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High-yieldingculturaltechniqueofHengliangyou1aslatericecrop易贤伟,吕重宏(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局418000)衡两优1号是1992年由湖南省衡阳市审定通过的一个两...  相似文献   
9.
Y两优1号超级杂交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两优1号是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具有熟期适中、穗大粒多、丰产性能好、生长优势强、适应性广、米质优良等特点。2007年洪江区进行的该品种的高产栽培示范表明,栽培过程中要适期早播。及早移栽大田,增施磷钾肥,并插足基本苗,科学管理肥水,即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培杂山青系广东省茂名市两系法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用培矮 64S与山青 11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 ,1996年由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当地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 12 3~ 12 5d ,作晚稻栽培 10 6~ 10 8d ,与汕优 63相同。我区于 1994年引进试种 ,取得中稻 9.3t/hm2 、晚稻 8.5 4t/hm2 的高产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995年为 2 67hm2 ,1996年为 1867hm2 ,1997年为2 14 0hm2 ,3a累计 4 2 74hm2 ,加权平均产量 8.16t/hm2 ,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高 95 .5kg/hm2 ,最高产量达 12 .4 9t/hm2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