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食品分析课程,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实习3个层次提出了对食品分析课程的改革措施,充分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熟练的动手能力,灵活运用分析方法的本领,旨在培养出一批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针对应用性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精简与优化、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多方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绿豆皮为原料,主要研究了绿豆皮黄酮的纯化工艺。首先比较了AB-8,LSA-10,HPD-100和ADS-7型4种大孔树脂对绿豆皮黄酮的吸附和解析特性,选择其中最好的树脂,对其吸附和解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8型是纯化绿豆皮黄酮较好的大孔树脂,其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速率1.98 m L/min,上样质量浓度0.045 9 mg/m L,上样量10 m L时,最大吸附率可达88.89%;其最佳解析条件为解析液乙醇体积分数70%,解析液洗脱流速1.98 m L/min,解析液用量25 m L时,解析率可达69.51%。绿豆皮黄酮的纯度由10.57%提高至72.19%,表明该纯化工艺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可为绿豆皮黄酮的纯化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近年来食品化学课程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该课程教与学效果的几点思考,主要包括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课堂魅力的提高、教与学目标的构建、思维导图的运用、应用型习题的巩固与反馈和层次性实验的构建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家本科教育的学业内容和标准规定,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和当地现实条件,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及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旨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该专业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6.
"食品化学"是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教与学难度比较大的一门课程。对多年来的"食品化学"教学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学生学习热情、化学思维的培养,生活化、应用化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4个方面对应用型"食品化学"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模式的应用型特征。重点阐述了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凝练了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两"结合"、两"交叉"和两"转变",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梯度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其模式较好地显示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