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目的】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叶干重及比叶重的影响。【方法】用叶面积扫描仪测定苜蓿叶面积,在105℃下杀青,65℃下烘干24h,称取苜蓿叶干重,计算比叶重(SLW)。【结果】①氮、磷、钾单施或不同方式的配施均能增加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和叶干重。其中以K40P60配施最有利于扩大苜蓿光合叶面积。以K40P40N10配施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②施氮,尤其是氮与磷配施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的比叶重,以P20N10配施效果最好。而单施磷(P20、P40、P60)、单施钾(K20、K40)或K20P20配施均不利于增加苜蓿开花期比叶重。【结论】①苜蓿施K40P60最有利于扩大开花期光合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②施K40P40N10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从而有利于晒制干草。③施P20N10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比叶重,有助于苜蓿提高其光合速率,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分枝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植物生理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加拿大进口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岗金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进行测定。结果施氮10kg/hm2光合速率极显著地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比不施氮光合速率高出8.07μmolCO2/m·2s(24.05%);施氮10kg/hm2对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氮磷配施效果更好,以P40N10配施效果最好,P20N10次之;施磷20kg/hm2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最高,分别达到了14.88mmolH2O/m2·s、1.01cm/s和300μmol/mol结论苜蓿施氮10kg/hm2有助于提高分枝期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在施氮10kg/hm2水平下,施磷20 ̄40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提高。施磷20kg/hm2对提高叶片蒸腾速率效果显著,并且能明显提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3.
卫新菊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229-231
园林生态学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都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山西师范大学生命学院的园林生态学理论教学改革主要从选择教材、增加实例教学、关注学科前沿、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入手;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是开展研究性学习;考核方式改革则采用了综合评定模式。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紫花苜蓿分枝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分枝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植物生理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加拿大进口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岗金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进行测定。【结果】施氮10kg/hm2光合速率极显著地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比不施氮光合速率高出8.07 μmolCO2/m2·s (24.05%);施氮10kg/hm2对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氮磷配施效果更好,以P40N10配施效果最好,P20N10次之;施磷20kg/hm2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最高,分别达到了14.88mmolH2O /m2·s、1.01 cm/s和300μmol/mol【结论】苜蓿施氮10kg/hm2有助于提高分枝期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在施氮10kg/hm2水平下,施磷20—40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提高。施磷20kg/hm2对提高叶片蒸腾速率效果显著,并且能明显提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5.
小麦化感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卫新菊 《小麦研究》2005,26(2):25-29
小麦化感作用是利用小麦活体或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次生代谢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生物产生作用,它能克服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抑制杂草控制病害的潜力。本文对小麦化感作用及其应用作了简要概述。小麦对杂草、虫害及病害产生防御功能的主要化感物质为异羟肟酸和酚酸类物质。小麦化感作用在植物保护、环境保护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促进了小麦抗逆性的增强以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卫新菊 《小麦研究》2002,23(4):34-36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崭露头角的一项新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无以伦比的优势,在农业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叶干重及比叶重的影响。【方法】用叶面积扫描仪测定苜蓿叶面积,在105℃下杀青,65℃下烘干24h,称取苜蓿叶干重,计算比叶重(SLW)。【结果】①氮、磷、钾单施或不同方式的配施均能增加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和叶干重。其中以K40P60配施最有利于扩大苜蓿光合叶面积。以K40P40N10配施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②施氮,尤其是氮与磷配施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的比叶重,以P20N10配施效果最好。而单施磷(P20、P40、P60)、单施钾(K20、K40)或K20P20配施均不利于增加苜蓿开花期比叶重。【结论】①苜蓿施K40P60最有利于扩大开花期光合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②施K40P40N10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从而有利于晒制干草。③施P20N10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比叶重,有助于苜蓿提高其光合速率,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宁县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产业优势不突出、农民收入不稳定、资源利用不充分及生态环境不平衡等主要问题,分析了兴草业、建枣园、办羊场三大主导产业和发挥无污染、无公害传统产业优势的调整对策,对合理利用山区资源,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建设生态特色农业县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卫新菊 《小麦研究》2003,24(4):34-36
1992年第1株转基因小麦问世。近几年,以基因枪法为代表的转基因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获得突破,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取得实用性成果。转基因小麦研究已经由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向改良小麦品种过度。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的进展,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宁县退耕还林工程及布局,详细阐述了退耕途径及办法,主要包括行政干预退、机修梯田退、成立林场退和重分土地退;还林还草的具体措施有参考农民意愿搞规划、科学管理造林专业队、抓积累工落实上规模、鼓励个体承包抓大户、分户以质按量补粮食和强化管理保证还林成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