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不同追肥量和密度对皖麦52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皖麦52在不同追肥量、密度下的产量表现,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皖麦52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适宜追肥量为3~5kg/667m。,适宜密度为16万~20万/667m^2。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鲁单9088带动粮饲兼用双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无籽西瓜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嫁接技术栽培无籽西瓜,可以更好地解决无籽西瓜上市晚,早期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经济效益好。1 播种育苗1.1 品种选用 ①接穗 选择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的品种,如丰乐无籽二号、郑抗无籽三号等。 ②砧木 选择易生根,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较耐低温,抗病性强,与接穗亲合性好,嫁接后西瓜不变味,产量高等优点的品种,生产中常选用超丰F1及丰乐葫芦等。 ③授粉品种 选择花期长,花粉量大,瓜色与无籽西瓜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常用的有金钟冠龙、西农8号、8155等。1.2 苗床准备 ①建棚 选用中棚或温室,内套小拱棚。春…  相似文献   
4.
关键词一:国家速度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速度,也是一个契机。要全面实现"农业强",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而玉米作为传统的粮食品种,如今已经成为动物的饲料主粮,不论是奶牛、肉牛、羊还是鸡、猪,这些家畜家禽日粮的50%以上都是玉米。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转变,餐桌上肉、蛋、奶的比例持续上升,这意味着对畜禽产品来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成为"硬需求",这无疑带动了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淮北地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施肥、播期、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鲁宁202系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用Lx9801×N13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参加2004、2005两年安徽省密植组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93%,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5点全部增产,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19%.适宜在安徽省种植.  相似文献   
7.
鲁单9088是曾经位列我国三大品种之一的鲁单981的改良版,获得了全国25个省市的合法经营权,涵盖我国所有玉米主产区,具有籽粒和整株产量双高产、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等优点,该品种适宜作为机械化收获的高产、稳产粮饲兼用品种,可以帮助农户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抗市场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良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05-105,130
介绍了烟农19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科学施肥、适期播种、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皖麦52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0月20日以后,随着播期的延迟,减产幅度较大,必须增加播量,才能提高产量,播期和播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10月10日和20日播种,播量在120kg/hm2和165kg/hm2的产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新型优质中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皖麦52(丰华8829)的选育经过,在各次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