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0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黔中玉米耕地土壤杂草种子库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济明  何跃军  杨秀槐 《种子》2006,25(11):36-39,42
对黔中玉米耕地土壤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地杂草种子库共有44个物种出现,隶属16科40属。4个季节单位面积的种子萌发量Ⅰ季度8 609粒/m2>Ⅲ季度8 045粒/m2>Ⅱ季度6 491粒/m2>Ⅳ季度2 698粒/m2。狗尾草和水田碎米荠为上半年库中优势物种,下半年优势物种则为波斯婆婆纳。整体上随土壤层次的增加种子库存量相对减少,冬季活力种子萌发量最少;就物种多样性而言,种子库Shannon-W 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Ⅱ>Ⅰ>Ⅲ>Ⅳ。  相似文献   
2.
对贵州省册亨县阳光公司培育的1年生柚木播种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调查苗木生长及根系性状基础上,采用x±S方法对各样方苗木性状进行苗木等级检验,结果表明I级苗的苗高大于38.21 cm,地径大于0.72 cm;Ⅱ级苗的苗高范围在27.59 cm~38.21 cm,地径的范围在0.63 cm~0.72 cm;Ⅲ级苗的苗高小于27.59 cm,地径小于0.63 cm。  相似文献   
3.
以小蓬竹为试材,以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了轻度遮阴(LS,74.32%自然光)、中度遮阴(MS,44.83%自然光)、重度遮阴(SS,18.57%自然光)3种遮阴处理对小蓬竹的光合作用和光响应特征的影响,以探讨濒危植物小蓬竹对光照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轻度遮阴下小蓬竹叶片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E)以及光能利用效率(LUE)相对于对照(CK)有所提高,而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以及暗呼吸速率有所下降;中度及重度遮阴下小蓬竹叶片Pn等气体交换性指标,AQE、Pnmax、LSP、LCP以及暗呼吸速率(Rd)等光响应参数均随遮阴加重而逐渐下降,但LUE却极显著升高。说明小蓬竹对轻度遮阴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适度遮阴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遮阴加重的情况下,小蓬竹直接地提高LUE、降低LCP和LSP,维持一定光合作用水平并减少能量消耗,使其在光照不足条件下迅速实现碳的净积累,从而加强对弱光逆境的抵御能力。由此推断,小蓬竹对中度及重度遮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都匀市喀斯特封山育林区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都匀喀斯特封山育林区土壤种子库中活力种子丰富,共有18科45属46种.其中草本植物种子占绝对优势,占种子数的81.25%,木本植物只占18.75%.草本以白酒草占绝对优势,为54.54%.8个不同封育年限的样地的种子密度变动于2 309~4 459粒/m2.在各个土层中它们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即随土层的加深,种子数量不断减少.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林分的郁密度加大,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种类在相应的时间内不断减小;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后,种子数量、种类又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小蓬竹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小蓬竹的水土保持特性。[方法]利用典型的喀斯特草地和灌木群落为对照,测定小蓬竹的林冠层、枯落物层、腐殖质层的持水量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结果]小蓬竹群落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能够截留更多的降水;能够有效的降低林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增强其蓄水保水能力;明显增强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明显加快土壤的熟化程度,增加土壤肥力。[结论]小蓬竹对增强土壤的固土、保水、保肥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罗伞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评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以青冈栎黄樟群落中罗伞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模型估测法,从含水率、生物量时空异质性、生物量模型拟合3个方面进行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罗伞树叶和树干的含水率明显大于林木其他各组分,各组分含水率的大小为树叶树干干材树枝树皮;各组分生物量在空间上分配关系为干材树枝树叶树皮,并且各个组分生物量均随着胸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解析木生物量的回归分析,得出罗伞各组分生物量的最优回归模型:Y树干=-1 664.800 0x2+299.630 0x-1.276 5(R2=0.926 9),Y树皮=11.543 0x2+19.985 0x+0.032 1(R2=0.939 5),Y树枝=-567.560 0x2+98.880 0x-0.994 6(R2=0.943 9),Y树叶=-121.690 0x2+48.549 0x-0.399 9(R2=0.937 0),Y干材=-1 624.700 0x2+274.240 0x-1.190 9(R2=0.912 0),Y地上部分=-2 302.400 0x2+441.650 0x-2.553 2(R2=0.953 9)。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省罗甸县米槁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控水自然干旱22 d及复水15 d处理,研究米槁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米槁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MDA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都呈明显升高趋势,复水后降低;SOD、POD、CAT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见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植物各项生理指标,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顶坛花椒生长状况及其构件种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花江峡谷地区特有经济植物一顶坛花椒生长状况及其枝、叶构件种群,结果表明:(1)顶坛花椒的树高、地径、冠幅随着树龄的增加,均呈现传统的“S”形增长曲线。(2)茎叶数在前几年迅速下降,5年以后变为零。第一枝高在1~4年期间快速下降,以后基本保持稳定。(3)各级分枝的平均分枝角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呈现不同的波动趋势,但总体来说略有增加。随着枝级的增加,平均分枝角度反而减少。(4)各级枝平均分枝长度及平均粗度由于受枝条的萌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波动性。(5)在顶坛花椒的不同年龄阶段,约两种左右枝级的叶片面积是植株总叶面积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艾纳香光响应特征及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从而为艾纳香优质苗木的培育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艾纳香一年生苗木叶片光响应进行了测定,并应用4种光响应经验模型对艾纳香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模型不能求取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的解析解,而结合其他方法拟合的相应值与实测值有显著差异,同时也不能处理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2)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均比较准确,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艾纳香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3)经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初始量子效率分别为19.00μmol/(m2.s)、1 866.15μmol/(m2.s)、33.56μmol/(m2.s)、-2.07μmol/(m2.s)和0.066。结论:艾纳香光能利用能力和光合生产力较高,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均值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小篷竹生长的地形和土壤因子,结果表明:①在地形因子当中,影响小篷竹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坡向和海拔,阳坡和较低海拔更利于小篷竹的生长,海拔900m为小篷竹生长良好与否的分界线.此外,坡下部生境、坡度30°以下较利于其生长,但影响不显著.②在土壤因子当中,影响小篷竹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土壤厚度、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土层厚度大于15cm、有机质质量分数100g/kg、有效磷质量分数2~3mg/kg、速效钾质量分数125mg/kg以上最适宜其生长,尤其对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要求苛刻.此外,中性土壤和较高的碱解氮质量分数较适宜其生长,然而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