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目的:探索征地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和拓展安置途径等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推动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研究方法: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312户失地农户的实地走访以及321份问卷调查取得研究所需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结果:(1)单因素评判结果显示,征地后66.85%的农民收入水平下降,77.11%的农民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不太完善或不完善,63.72%的农民发展空间狭小,63.42%的农民对征地的满意程度不高;(2)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征地后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农户占43.50%,生活水平下降的农民占32.74%,生活水平提高的农民仅占23.89%。研究结论:征地后虽然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农户占比重较大,但由于征地产生的收入水平下降,同时农民因为年龄和文化程度而导致的发展空间的狭小以及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机制的影响,仍然有近1/3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拓宽农民的就业途径和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2.
近55年来四川盆地气候的干湿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盆地18个站点1955-2009年降水和气温等资料计算得到近55年来的湿润度指数,并运用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和Mann 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对四川盆地近55年的气候干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四川盆地由西向东其气候变化趋势由变干趋势逐渐转为变湿趋势,但干湿差异并不显著;在时间变化趋势上,四川盆地气候在总体上没有呈现显著的变干或变湿趋势;乐山、绵阳、成都和宜宾在60年代后呈现变干趋势,并且在1966年、1993年、1997年和2001年存在气候的突变现象,达州和沙坪坝则呈现较显著的变湿趋势.四川盆地干湿气候变化主要是受降水和日照时数两个气象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重庆1951-2010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用百分位阈值法和固定阈值法定义了重庆极端气温事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定义的极端事件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20世纪80-90年代为极端高温事件少发期,且80年代极端高温事件强度相对较低,其它时期极端高温事件相对多发且强度相对较大;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强度以80年代中后期为分界点,之前多发且强度较大,之后少发且强度较小.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极端气温事件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日数的增多和低温日数的减少,以及低温强度的减弱,是平均气温上升的格兰杰原因,高温事件强度和降水量变化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判断和分析事件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