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甜高粱生物能源--未来能源的希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能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发酵使其经济而有效地转化成液体燃料,是缓解当今人类所面临粮食、能源和环保三大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生物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解决21世纪的能源危机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开发生物能源的重要意义(1)能源供给将面临严峻挑战全世界石油储量为1434亿t,按目前的开采进度,最多只能开采40年。我国现已探明石油储量仅为23.8亿t,可供开采15年。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1.23亿t,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用矿物能源作燃料,给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使人类付出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大豆功能因子及保健功能的新发现,不但赋予大豆制品特别的重要性,而且为传统大豆制品注入了新的活力。豆腐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制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生产史。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细腻,价格低廉而倍受消费者的喜爱。这一传统食品虽然历史悠久,其生产技术发展却非常缓慢。目前豆腐生产大都是小型、手工作坊,而且设备简陋,生产条件恶劣,卫生状况极差。尤为突出的是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且绝大部分厂家不经任何处理就排放,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同时豆渣和废水中还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也是资源的浪费。本文以大豆…  相似文献   
3.
乳糖不耐受与功能性液体乳——低乳糖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乳糖不耐受发病机理和世界病情现状。分析了防治乳糖不耐受的低乳糖奶物理、化学和酶法等生产工艺的优缺点。重点展望了酶法低乳糖奶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以及改进产品工艺过程和改善产品风味,扩大牛奶消费人群。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对食品工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介绍了生物技术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对食品工业发展的影响,着重阐述了生物技术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中的作用,并提出如何利用生物技术促进我国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发生质的飞跃,以适应国际新形势要求。  相似文献   
5.
全营养环保型花生豆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全营养环保型花生豆腐的生产工艺。利用微波炉、胶体磨、纳米均质机等方法对花生进行处理,生产过程中无废渣产生、无废水排放,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其结果为:浆料颗粒直径20μm、质量分数11%、凝固温度80℃、复合凝固剂用量0.3%。  相似文献   
6.
利用玉米及其秸秆发酵酿酒后的酒糟喂牛等反刍动物,可明显缩短肉牛的育肥期,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尤其在冬季,能够调节牛的消化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御寒能力;同时还能减轻粪便的恶臭味,改善畜舍环境,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本技术工艺简单易掌握,设备投入少(2500~3500元),原料易得,效益显著,非常适合农民一家一户采用.  相似文献   
7.
1,3-丙二醇的工业应用及生产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介绍了1,3-丙二醇的工业应用和生产方法。在环氧乙烷法、丙烯醛法和生物转化法3种有工业应用前景的生产方法中,着重介绍了生物转化法生产1,3-丙二醇的工艺、发酵菌种、发酵方式,并探讨了1,3-丙二醇发酵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豆谷类发芽前后营养变化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豆谷类经适当发芽处理后,各种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都有很大变化,从而提高了其生物学效价和保健功能。在发芽过程中,有很多酶被激活,使得大豆的豆腥味、玉米的粗糙感、糙米的生硬感得到很大改善,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9.
将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系统应用于环保型豆腐生产加工工艺中,分析了生产各环节中的危害因子,确定了关键控制点,以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延长保质期,保证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花生为原料,在传统豆腐生产工艺基础上,对无废渣无废水花生豆腐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该产品具有如下特点:①色泽洁白,质地细嫩,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花生特有的香味;②除红衣外,花生籽实体全部利用,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豆腐得率提高25%以上;③整个生产过程中无废渣产生,无废水排放,对环境无任何污染;④采用盒装方式,既方便卫生,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