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CEVA载体疫苗研讨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会上出现了各种有意思的观点。我们已经考察了火鸡疱疹病毒载体疫苗的使用情况,本文将讨论以禽痘病毒为载体来生产疫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1997年10月20日上午,危朝安厅长到厅环保能源处指导工作,强调要进一步搞好我省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可持续农业。他指出: 1.我省具有建设生态农业的优势 首先,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农副产品丰富,粮食生产商品率达44.5%,具有较好的大农业生产基础。其次是我省农业生态环境较好,森林覆盖率达到52%,全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面分析江西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和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 ,针对制约本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药栀子为原料,研究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藏红花素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各因素对栀子藏红花素萃取率及分配系数的影响规律,在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3%,乙醇质量分数为25%,Na Cl质量分数为0.5%,pH值为8,料液比为9%,萃取时间为45 min,萃取温度为20℃条件下,藏红花素的萃取率高达95.44%。  相似文献   
5.
由于工业生产的“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农业生产中片面追求产量,盲目过量施用化肥和喷施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致使化肥、农药利用率低下,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据调查,我国遭受工业“三废”危害的农田面积达1000万公倾,每年使用农药约20多万t。每年生产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农畜产品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忽视有机肥料、依赖化学肥料现象愈来愈广泛。城市郊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主干国道两侧田间地头焚烧秸杆情况也相当突出,污染了环境,浪费资源严重。农作物秸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  相似文献   
7.
1.顺应时代发展的绿色食品 现代大工业以及城市的发展进步,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绿色食品开发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解决环境污染的有力措施。我国绿色食品工程起步于90年代,由于它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严格要求产品原料的产地生态环境,规范农  相似文献   
8.
赣州地区是我省的农业大区,过去由于土壤贫脊(红壤面积占土地总面积75.63%,低山丘陵占93.5%),农村能源匮乏,植被破坏严重,致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不断加剧,造成农业生态的严重失调,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被列为国家重点扶助的贫困县就有10个,其中特困户3.4万户。自“八五”期间“在山上再造一个赣南”决策实施以来,该区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本区低山丘陵起伏,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砒临发达的广东省等四大优势,大力发掘山地潜力。坚持科学开发,创出了以沼气池为纽带,农林牧副渔并举,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内部活力,使农民快速奔小康的综合  相似文献   
9.
黎川县地处武夷山脉北段,是一个山清水秀、无工业污染、自然资源丰富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概称为“七分半山、分半田、一分水面和库园”。土地总面积1728.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58万亩,林地190万亩,草地4.2万亩,其中15度以下宜农坡地15万亩,水域13.9万亩,可养水面8.03万亩。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结合本地实际,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3年全县粮食总产15.2亿公斤,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29.3%提高到54.59%,农业总产值达3亿元,全县人平(农民)纯收入达907.8元。 黎川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起一种具有整体性、地域性、集约性、高效性和可调控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针对黎  相似文献   
10.
耕地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污染、人口数量的膨胀是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本 文探讨了我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本农田耕地资源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