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苹果洋葱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洋葱是1992年从日本引入的品系,后经东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筛选而育成长日照型的优良洋葱品种.经近几年试验、示范,苹果洋葱不仅自育苗试种成功,其单产由日本每667m2(亩)产3000~3500kg(公斤),提高到5000~7500kg(公斤),而且适应范围逐年扩大:在黑龙江省东起密山、虎林;西至满州里、扎兰屯;南起吉林;北至黑河、加格达奇.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求提高冷冻精液配种受胎率的良方、措施,我们曾做过多方探讨和试验,但收效至微。后来,根据国内外养牛专家介绍,发情母牛多在夜间排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1982年开始夜间试验,经过几个点的试验,效果显著,于是从1983年6月至10月正式在南郑县里八沟乡兽医站进行夜间人工输精配种试验,结果提高了受胎率,收到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增产菌是作物最新保健生态制剂,对作物有明显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为了在饲料生产中推广这一技术,我们以羊草作为试验材料,分别于1988年、1991年和1992年进行了3次大面积喷雾试验,均取得良好效益。 1 试验地概况 1.1 1988年的试验是在洮南市蛟流河乡龙山村二龄人工羊草地进行的。该草地原生植被类型为羊草杂类草。地势比较平坦,土壤为碱化草甸土。pH8.5~8.8,有机质为3.0570%,全氮0.1776%,  相似文献   
5.
1 目前追肥方式与存在问题现在水稻旱育稀植的追肥全部在底肥基础上进行。存在的问题是追肥次数少、前期氮肥用量多 ,这样容易使水稻前期旺长 ,贪青倒伏。追肥应改为“少吃多餐”的形式 ,即追肥次数增加 ,每次数量减少 ,营养元素要全。因为追施速效性化肥在水田中易溶化 ,一次施入多易挥发流失 ,浪费大 ,成本高。追肥应由目前的 2~ 3次改为 4~ 5次 ,即在原来追施的返青肥、分蘖肥、调整肥基础上再增加穗肥和粒肥 ,总计为 5次肥。同时把前期减少施用的氮肥 ,增加到穗、粒肥上来。这样既可以控制抽穗前水稻徒长 ,不过早封垅、防止贪青 ,又…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超稀植高产几何插秧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超稀植的增产关键是在旱育壮秧大苗的基础上,通过超稀植的方法,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合效率的结果.鉴于现有多种插秧规格有弊端,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今提出几何插秧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水稻穗、粒肥的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寒地水稻系指黑龙江省高纬度高寒地区的水稻生产。该地区的水稻生产从建国后大体经历了 5 0年代盲目大上 ,60年代波动徘徊 ,70年代恢复生产 ,80年代快速发展 ,90年代稳步提高五个阶段。自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北方高寒地区推广以来收到可喜的效果。以齐齐哈尔市 (包括九县七区 )为例 ,从1 982年起步至 1 998年 1 7年间已发展到 1 0万hm2 ,平均公顷产 6780kg推广面积占全市粮食总面积的 1 2 3 % ,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1 9 2 %。总收入 1 0 3 4亿元 ,占粮食总收入的 2 3 8%。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整套寒地水稻创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稻田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寒地水稻田秸秆还田必要性和可行性秸秆还田早在 60年代就提出开展 ,可在北方寒地稻田由于诸多原因至今难以实施。为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效益 ,开展稻田秸秆还田势在必行。目前水稻田施有机肥面积小、数量少 ,面积仅占 1 0 % ,每 667m2 施量几百公斤。其原因主要是有机肥源缺乏 ,而化肥的施用量越来越多 ,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过去北方地区稻田秸秆不能还田原因是 ,一是北方农村缺少燃料 ,主要拿来做饭和冬天取暖 ,少部分做饲料 ;二是北方冬季寒冷时间长 ,秸秆还田不易腐解。近年由于生活水平提高 ,农村也购气烧饭取暖 ,有的地方就将秸秆…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江河鱼类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