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品种对温光互作反应的作用力分析和回归分析,看出供试的南方北方17个品种可分为光敏感类群(春性,强春性),温敏感类群(冬性、强冬性),温光兼敏感类群(半冬性)。在具有不同程度春化效应的品种中,温光作用的先后也有三种类型,即春化光照并进型(半冬性),春化半提前型(冬性,强冬性),春化提前型(超强冬性、春化要求6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2.
小麦温光发育类型的研究(第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来自全国各大麦区的供试品种,进行了春化反应与田间周年播种反应的研究。用系统聚类法将40个供试品种分为两个大集团、三个分枝、六个较明显的类型。这六个类型是强春型(SS)、春型(S)、冬春型(WS)、冬型(W)、强冬型(SW)和超强冬型(USW)。六个类型进一步划分,又可分为九个系列等级,每个系列等级都包含若干顺序排列的品种,看出品种对低温春化反应是一种连续的数量效应累加过程,具有连续的依次排列性。试验发现供试品种的春化效应跨度由辽春6号的零反应型到肥麦的70天以上的超春化反应型,大大超过我国五十年代春化研究的反应幅度。说明我国育种与品种资源利用幅度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3.
小麦不同生态型品种温光发育的互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为控制不同温光组合条件下,对小麦不同生态型品种发育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和光长二者之一成为限制发育的因子时都表现为累积效应;二者同时作用于发育时表现为互作效应.采用二元高次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温光及其互作效应与发育的关系,得知小麦不同生态型品种对影响发育的主导因子及其作用方式的反应不同。最终将不同生态型品种对温光互作效应的反应分为四个类型:高温长日型、高温短日型、低温长日型和低温短日型。  相似文献   
4.
试验在温光互作设计下,通过品种苗穗期(出苗—抽穗)对温光反应的变异分析看出,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温光组合下,不仅存在着最短与最长的苗穗期,而且不同类型品种,对温光反应类型不同,春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基本无反应而对光长反应敏感;强冬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反应敏感,而对光长必须在一定春化量基础上才表现敏感,并且具有短日代替春化效应。一般冬性类型品种(主要指黄淮麦区的半冬性过渡类型)多为温光兼敏性,无短日春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玉米二元组合覆盖增产机理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二元组合覆盖玉米是用地膜和秸秆两种材料组合的一种全覆盖模式,它将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和秸秆覆盖的降温保墒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了秸秆前期降温和地膜后期增温的弊端,具有明显的土壤环境效应和生物学效应,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生态条件,调控了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和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调生长,提高了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和干物质积累与灌浆强度,是解决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