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67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45篇
  54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55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和能源植物,关于木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栽培品种的遗传改良和性状优化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Gateway誖技术为主要手段,克隆了木薯剪接因子SR蛋白(MeSRs)家族18个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分为6类;蛋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由于富含带正电荷的Arg残基,SR蛋白均为亲水的碱性蛋白。通过在烟草叶表皮细胞中表达GFP融合蛋白,发现全部18个基因都具有位于细胞核中的荧光信号,表明木薯SR蛋白是核定位蛋白。本研究为后续深入探究木薯剪接因子SR蛋白家族基因功能及选择性剪接的调节机制提供科学帮助。  相似文献   
2.
3.
4.
百合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了6个百合品种的不同部位进行组培技术研究,以改良MS+BA0.8mg/l NAA0.3mg/l KT0.2mg/l的培养基诱导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74.3%,而鳞片诱导中鳞片基部和近轴端外缘表现出较大的器官发生潜力。百合继代增殖培养以改良MS+BA0.3-1mg/l NAA0.3-0.5mg/L培养基为宜,在继代培养第8代之前,其分化增殖系数随代数增加而增加,至第9代开始逐渐减退。组培苗在MS+BA0.5mg/l或IBA0.5mg/l的培养基中较易生根,生根率为98%,生根时间为1个月。百合组培苗移栽以春秋季较高,分别为91.6%和78.2%,冬夏季较差。  相似文献   
5.
我国猪瘟免疫现状及防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余年来,养殖业集约化进程的加快,引种、贸易的迅速扩展,抗生素饲料的广泛应用等,使猪疫病格局有了新的特征。原发性细菌性传染病大大减少,病毒性疫病明显增多,新疫病不断出现,继发感染增多,疫病复杂化,防制难度增大。猪瘟免疫与防制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实际免疫效果下降,母猪亚临床感染增多,繁殖障碍及仔猪发病、死亡率都有增加。从技术层面审视猪瘟免疫防制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一、当前国内猪瘟免疫现状及实际免疫效果国内当前广泛使用的是牛睾丸细胞弱毒苗。近年由于市场需求,各种兔体及牛体反应组织苗又陆续出现。有技术…  相似文献   
6.
7.
果实套袋技术在苹果、梨、番石榴、枇杷等水果生产中应用较多 ,而在荔枝上运用套袋技术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生产过程中 ,由于栽培品种、管理水平、气候、病虫为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常出现座果率较低、成熟期落果裂果严重等现象。部分品种果皮着色不均 ,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和品质 ,此外 ,在果实生长期频频喷药保果 ,既增加生产成本 ,又不符合绿色果品的要求。为此 ,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自 2 0 0 0年起 ,采用荔枝套袋专用袋 ,开展荔枝果实套袋试验示范 ,效果明显 ,2 0 0 1年增加潮州市果树研究所试验点扩大示范。同时开展果实套袋及配套技…  相似文献   
8.
果实套袋技术在荔枝生产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自 2 0 0 0年采用荔枝专用袋开展荔枝果实套袋试验示范 ,2 0 0 1年增加潮州市果树研究所为试点扩大示范 ,对荔枝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果实套袋及相关配套技术开展应用示范。经两年多试验 ,效果明显。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示范果园 试验时间为 2 0 0 0年 3月至2 0 0 1年 7月。选管理水平较好 ,长势相对一致的 4~ 6年生荔枝园 ,品种有妃子笑、黑叶、马贵“14 78”优系。分别在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生态农业示范场、文祠镇建成果林场、意溪镇莽杉果庄、潮州市果树研究所和登塘镇等 5个丘陵山地果园进行试验。2 0 0 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全国农业援藏工作的可持续推进.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绿色西藏”和区农牧厅“打造绿色西藏农业”的战略决策推动下.位居“世界第三极”的西藏高原凭借地域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原生态绿色食品”的动、植物资源.经过短短几年时间.西藏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10.
以热带柱花草和黑籽雀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对其根际酸性磷酸酶、微生物数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牧草根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磷(P0)处理时达最高,柱花草的ACP活性为603.24 mg/(kg·h),黑籽雀稗为367.21 mg/(kg·h)。当高磷浓度处理时,柱花草根际ACP活性较黑籽雀稗低。各处理中,柱花草的根际微生物总量较黑籽雀稗高,柱花草根际真菌的数量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低磷处理时土壤真菌数量较多,这有利于根瘤菌的形成。2种牧草的根系活力随着施磷浓度的增加而递减。黑籽雀稗根系活力P0处理极显著高于P3和P4处理,显著高于P2处理。黑籽雀稗根系活力受供磷水平的影响大于柱花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