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出发,分析了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内容,以层次分析的定量方法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对甘肃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分析了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游憩观光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森林、珍稀动物和多民族民俗风情等集中而多样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旅游价值。正确地评估其游憩价值,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调查问卷、游憩费用法对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计算出2009年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为70.305万元,忽略计算时未考虑因素及存在误差,可分析出该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考虑到游憩价值将随时间、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旅游政策、旅游规划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等因素影响,笔者建议管理者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宣传提高保护区知名度等手段提升莲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理论,分析了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主要参考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基本空间标准,用面积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空间合理容量进行了估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方法,提出了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鸭梨果实采后逆境伤害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国内外鸭梨采后贮藏中出现的逆境伤害(果实褐变)现象,生产中的防治技术措施,以及发生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和资源空间开发模式理论,针对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应有所创新。由于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散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应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旅游城镇为节点,重要旅游景区为支点,专题和特色旅游热线为纽带,按照"12356910"的总体布局与发展模式选择来实现空间开发格局,牵引式、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