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耕地面积的58%为旱土,42%为水田。粮食播种面积的1/3为水稻,2/3为旱粮,而产量的55%为稻谷,45%为旱粮。相对来说,就是“集约的水田,粗放的旱土”。旱土粮食又以玉米为主,玉米地上间作豆类及其他作物。因此,在种植业结构中,提高玉米及其间(套)技术,成为通过旱地耕制改革,增加粮食总产的关键问题。而本省这一传统的、涉及面较大  相似文献   
2.
3.
贵州省农业的稳定发展.促进农村摆脱贫困.达到温饱奔小康,应该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长期坚守在第一线的广大农技人员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的平凡而又卓著的农技推广普及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使贵州省农业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迎来农村改革的深化,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艾纳香繁殖苗类型及移栽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对药用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的无性繁殖,分别从一个生长周期(移栽-收获)和春季(萌发-移栽)两个阶段分析了分生苗的发生机制,越冬条件对两繁殖阶段的关系发生的影响。据此提出幼桩苗、秋苗、春苗、近蔸苗和远蔸苗5种苗质分类;对各苗类的生长动态和移栽性能进行了调查和试验;提出了6种繁殖系数概念。讨论了繁殖技术改进中种子有性繁殖和秋苗秋季移栽的可能性。为GAP基地艾园建设中提高移栽成活率提供了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冬麦复种玉米间大豆,是贵州旱地全年复种的主要方式。“六五”期间对玉米间大豆已有较详尽研究。认为不同生产条件,其最佳玉米间大豆的密度配置和种植方式不同。如果将玉米间大豆放在全年复种中考虑,与前作小麦的接茬方式为连作复种或套种。采用套种方式对  相似文献   
7.
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是制取冰片的药用植物。广西及贵州有栽培,药材产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全株经水蒸气蒸馏可提取冰片供药用[1,2],具有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治疗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肿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癣疮等药用功能。但艾纳香提取后的残渣均丢弃在  相似文献   
8.
对几个艾纳香种植基地出现的移栽成活率低的建园障碍,分析了生物学和自然原因,以及产业化基地建设与对诸多资源关系的运作矛盾。比较了农户分散种植下,保证移栽成活的传统做法,总结了成功经验。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艾纳香移栽成活率的运筹原则和技术对策,并对可能改善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