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金优360在陕西宁强示范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较优、抗逆性较强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宁强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2000年以前主要推广以繁六为抗源的绵阳系列小麦品种,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由于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的变化,绵阳系列小麦对条锈病已失去抗性,每年都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为此我们于2002年从甘肃省清水农校引进了青水系列小麦品种,对其抗病抗逆性及产量进行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农业品牌建设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农产品的来源、生产过程和品质等信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赋予农产品更高的品牌溢价,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汉中油菜产业发展的优势为菜籽油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汉中菜籽油产业还存在产业化水平较低,无品牌支撑,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经营观念落后,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宣传推广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大政府扶持,通过培育和树立汉中菜籽油区域公用品牌,健全品牌保护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汉中菜籽油产业链,促进汉中菜籽油向产业化、品牌化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宁强县发生频率高,每年发生早且重,推广抗(耐)条锈病品种是有效防控小麦条锈病的关键措施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宁强县主栽小麦品种抗(耐)条锈病性能,开展了小麦不同品种抗条锈病对比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7 d调查1次,详细踏查每个小区,调查发病情况,至乳熟期为止。试验结果表明,特来繁、川育25、蓉麦2号苗期不易发病;特来繁、川育25、蓉麦2号、商高2号4个品种穗期发病较轻或不发病,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蓉麦2号、商高2号、川育25、绵阳31产量表现较好,折算产量均超过450 kg/亩,最高为523.9 kg/亩,最低为453.7 kg/亩。综合各品种苗期和穗期条锈病、白粉病发病情况及产量表现,生产中建议推广种植抗病高产品种蓉麦2号、川育25,适度种植商高2号,淘汰高度感病、产量表现欠佳的绵阳19。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县级种子市场销售点多、品种多、来源多、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个别经营户甚至销售假劣种子、套牌种子,从而导致在种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涉种纠纷日益增多。正确、公正地调节处理各类种子质量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为种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分析汉中市2016—2021年农药使用量发现:近5年汉中市农药使用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除草剂使用量却呈现增长态势,5年中除2016—2017年有所下降外,2017—2021年连续4年出现增长,增长幅度达13.60%,有悖于农药减量增效的要求。但根据农田杂草的防治和非耕地环境的杂草防控需求,以及农村农动力结构变化来看,除草剂药使用量增加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基于此,分析了除草剂使用量增加的原因,着重从技术方面提出了6个控制除草剂使用量的途径,以期控制除草剂使用量的过快增长,实现区域内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2016年陕西省成为全国最大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汉中市曾作为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的制种基地,近年来冬油菜杂交制种面积在2000hm2左右.各油菜种子生产企业在勉县、留坝、南郑、宁强等县利用山区自然隔离优势,落实关键技术,杂交油菜制种每667m2产量达到80kg左右,种子生产企业和制种农户共同从这一产业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笔者通过调查总结,认为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应重点落实好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