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延伸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有效途径。探讨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运作方式和有效途径,即建立以市、县、乡三级网站为硬件支撑,充分发挥宣传、管理、服务功能,教材资料(含电视教学片)与助学辅导体系相配套,强化实践环节教学与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服务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高校实行了缴费上学的制度。一方面,国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了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财政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的机制;另一方面,高校的贫困学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生源主要来自农村的高等农林院校,学生贫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尽管国家的政策要求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完善大学生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建立了以“…  相似文献   
3.
李波  付增光 《河南农业》2008,(21):55-56
一、安阳市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一)安阳市农业信息工作发展的历程安阳市的农业信息工作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一、安阳市农业信息化对农民行为的影响(一)对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如今农民通过电话、电视、网络等途径可方便地获取更多的农业生产信息及农业的方针、政策、措施,并掌握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信息,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气象变化和疾病防治信息。不少农民不再局限于种植、养殖传统品种,名、优、特新品种占有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5.
甘薯的抗旱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甘薯是耐旱作物,但缺水时,同其它作物一样,生长发育、生理和产量均会受到影响。对近10a来该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甘薯抗旱栽培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延伸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有效途径。探讨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运作方式和有效途径,即建立以市、县、乡三级网站为硬件支撑,充分发挥宣传、管理、服务功能,教材资料(含电视教学片)与助学辅导体系相配套,强化实践环节教学与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服务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差量法”研究了八种一年生豆类作物的固氮力,结果表明:花期后固氮率达60—70%,增施氮肥降低固氮率,增施磷肥提高固氮率。在瘠薄的土壤上,一年生豆类作物植株总氮量约1/3来自土壤,2/3来自空气;但地力高时则相反,2/3来自土壤,1/3来自空气;地力更高时,则全部来自土壤,即使氮磷合理配合,来自空气的最多不超过1/3。种植一年生豆类作物后,土壤氮量较种豆前减少,靠根茬氮的返还不能补偿这一亏损,表明种豆后的茬地土壤肥力有所降低,茬地后效生物学检验证实了这一结论。一年生豆类作物由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固氮量可达10斤/亩以上。  相似文献   
8.
WTO框架下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入世给西部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WTO农业贸易规则和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提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并从品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三个层次,论述了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对西部地区目前正在实施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中选择过程与依据、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实践教学建设及教学法的应用进行论述,提出新专业的开设应紧密结合种子产业发展方向,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法研究,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成因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技术等问题进行分析,批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沙漠化发展最快、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樵采、过牧、滥垦等人为活动过度。提出农牧交错带防治沙漠化的三大技术体系,即沙地植被恢复与固沙技术体系,农牧业集约化技术体系和区域农业优势资源开发与沙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