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主栽品种的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水稻主栽品种的致病性,以水稻苗期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通过致病率、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系数为指标分析171个稻瘟病菌对18个水稻主栽品种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的稻瘟病菌菌株对供试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致病率范围从0%~78%;供试菌株对各品种的致病率存在明显差异,龙粳31的毒力频率最低,为1.17%;以联合致病性为指标分析品种组合与稻瘟病菌群体间的互作,龙洋16+龙粳31、龙粳31+龙粳43、龙粳31+松粳20为高抗的搭配组合,其联合抗病系数大于0.8且联合毒性系数为零,可以在生产推广中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幼苗期接种及毒力频率、致病率分析方法,检测来自黑龙江省20个县(市、区)的90个稻瘟病菌株对当地主栽水稻品种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结构是比较复杂的,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但仅有10%菌株表现强或较强致病力(PF≥50%);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致病力也有较大差异。各主栽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龙粳41等14个品种抗性较强(VF≤15%)。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黑龙江省粳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类型、评价品种及抗瘟基因利用价值,利用8个已克隆主效抗性基因PitaPiaPiz-tPibPikmPi9PiiPid3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结合402个黑龙江省各稻区的菌株接种供试品种的抗性表型,对20个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的抗性基因型及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ia检出率最高,20个粳稻品种均检测到该基因,其次是PitaPiz-t,检出率为80%;PiaPitaPiz-tPikmPi9在不同生态型品种育种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PibPiiPid3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分布存在差异,仅在第1积温带的品种中发挥较好作用;唯一携带Pid3且具有Pita+Pia+Piz-t+Pib+Pii+Pid3基因型的龙洋16抗性表现最好,抗性频率高达93%;携带Pita+Pia+Piz-t基因组合的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对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的抗瘟贡献较大。揭示了黑龙江省20个粳稻品种的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类型及其对稻瘟病抗性的贡献,为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筛选和广谱抗病基因的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稻苗期接种稻瘟病病菌的方法,测定23个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对黑龙江省5个水稻主要种植区的180个稻瘟病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和联合抗病性系数。结果表明,供试的水稻品种对供试菌株的抗性总体表现较好,具有差异,平均抗性频率为78.03%,抗性频率最低的是龙粳21,最高的是龙粳42,差距达1.75倍。通过对品种组合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可知,23个品种组合的联合抗病性系数(pathogenicity association coefficient,简称RAC)有差异,2个品种组合RAC最高的品种是龙粳42和龙粳40,最低的是龙粳21和龙粳2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