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252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120篇
  174篇
综合类   955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529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大豆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机理,以大豆的花器官为试验材料,对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花芽分化、花器外部形态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生化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花芽分化结果显示,相对于大豆恢复系N1,不育系M2花芽发育进程较缓慢,形成数量较少、大小不等和形状不规则的花粉粒。花器外部形态比较结果表明,N3M4的处理最好,其花长、旗瓣宽、花瓣大小和龙骨瓣开张度分别可以达到9.59 mm、7.66 mm、73.51 mm2和7.83%。除不育系M7和M8外,所有不育系大、中、小花蕾的SOD活性均比3个恢复系高。在中花蕾和大花蕾时期,8个不育系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3个恢复系。随着花蕾的发育,所有不育系的CAT活性都显著低于3个恢复系。在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不育系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恢复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玉米芯含量不同对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培养料中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以及子实体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设置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分别为10%、30%、50%和70%,在菌丝生长满袋后(菌丝期)和子实体期(第4潮耳出菇期)分别从菌袋的上中下3个部位取培养料混合,测定酶活及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采收子实体统计4潮菇的产量并测定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在菌丝期,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70%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当玉米芯含量为50%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漆酶活性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在4个配方中活性均较高,其中当玉米芯含量为30%时酶活性最高;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升高,β-1,3-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玉米芯含量为50%时酶活性达到最高。在子实体期,除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外,其余几种酶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活性的变化规律均与菌丝期不同。在菌丝期,随玉米芯含量增加,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含量逐渐减少,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在子实体期,随玉米芯含量增加,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含量最低。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子实体每袋总单产和总产量均最高;当玉米芯含量为30%时,子实体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因此培养料中添加玉米芯可以提高与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活性,但是不同的酶在不同含量玉米芯的培养料中分泌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异速对辊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玉米秸秆量大、韧性强,导致还田后秸秆粉碎不均匀影响后续整地和播种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异速对辊及动态双支撑形式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方式,并研制了相应的玉米秸秆还田装置,主要由捡拾粉碎单元、对辊滑切支撑单元、支撑板和机壳等组成。在异速动态双支撑条件下,通过对作业过程中玉米秸秆动力学分析和秸秆漏捡面积分析,对捡拾粉碎刀和对辊滑切支撑刀进行设计,建立了影响秸秆粉碎合格率的数学模型。以捡拾粉碎刀转速、L型甩刀折弯角、L型甩刀刃口长度和滑切支撑刀滑切角为因素,秸秆粉碎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Box-Behnken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滑切支撑刀滑切角45°、捡拾粉碎刀转速1 700 r/min、L型甩刀刃口长度45 mm和L型甩刀折弯角40°时,玉米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2.58%,与预测值误差5%,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提出的秸秆粉碎还田方式和研制的秸秆粉碎装置为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和优化提供新的方案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作物,也是世界主要三大粮食之一。玉米自身营养的价值极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抗旱措施,不但能提高玉米自身的产量还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食品的质量,但在养殖鸡的过程中,鸡难免会出现一些疾病,会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预防鸡在饲养过程中出现的疾病。1鸡的常见疾病1.1鸡虫球病鸡虫球病是在鸡肠道产生的一种疾病,它最初是在鸡肠道的内部,然后随着病菌的发展,可导致  相似文献   
6.
模糊聚类分析在山地植物区系关系比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水良  刘鹏 《山地研究》1995,13(3):191-194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决油菜收获机械化问题,探索不同改进机型收获油菜的效果,镇江市农业机械管理局与江苏理工大学农业装备学院、镇江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共同协作,利用4LYZ-2型自走式稻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改进,在参考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能较好解决油菜在机收时因茎秆牵扯造成的竖切装置,该装置已于2000年11月24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以供从事油菜收获机械研究的同事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的成活率,可对仔猪进行寄养。1 寄养条件:1.1 母猪产仔数多于奶头数,仔猪无法吃到初乳时,应对多余仔猪进行寄养。1.2 为促使母猪提早发情配种,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应对仔猪较少的(一般为少于4头)进行寄养。1.3 母猪产后生病或死亡,所生仔猪应及时寄养。1.4 为促进优良头胎母猪全部乳头得到充分发育,使母猪全部乳头被利用,在生产中常采用寄养措施。2 寄养原则:2.1 在仔猪寄养并窝时,母猪产仔日期应尽量接近,以相差3~4d为宜。2.2 对寄养的仔猪应保证其吃足初乳,不吃初乳的仔猪,会因体内缺乏抗…  相似文献   
10.
母猪繁殖力高低是直接影响母猪生产效益的关键。为探索在陆良农村饲养条件下,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目的。选择陆良县三贫河镇杨家坝办事处作为试验基点,在试验区用4个不同杂交组合,共63窝进行参试,通过对种猪采取选种选配,科学饲养管理,改进、完善母猪繁殖技术,加强仔猪培育等一系列挖掘母猪 繁殖潜力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母猪群体受胎率由原来的85.04%提高到92.11%;年产仔窝数由1.89窝提高到2.20窝;产仔数由16.34头提高到21.82头,育成仔猪数由13.94提高到19.73头;育成仔猪窝重由197.66kg提高到343.07kg,窝均年多获利1096.6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