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5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的2年生实生苗为试材,观察分析淹水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和形态指标,探讨木兰科植物的耐涝性。结果表明:星花玉兰Magnolia polytepala、多瓣紫玉兰Yulania stellate有很强的耐涝性,二者存活率为100%,叶片受害指数仅分别为15.2和13.6,淹水中后期出现生长量增加,茎基部皮孔长出白色短粗不定根。‘绿星’玉兰M.‘LüXing’、黄山玉兰Y. cylindrica耐涝性较差,但种内不同个体间的耐涝性差异较大,存活率为0%和12%,叶片受害指数100和97.6。洛氏木兰‘皮鲁埃特’M.×loebneri ‘Mag's pirouette’耐涝性居中,存活率为84%,叶片受害指数57.0,淹水末期出现了轻微生长恢复,未出现不定根。5种木兰科植物的耐涝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多瓣紫玉兰>星花玉兰>洛氏木兰‘皮鲁埃特’>黄山玉兰>‘绿星’玉兰。  相似文献   
2.
8年斗转星移,茶花新品日新月异。颠覆传统花期、夏秋盛花者有之,“身形魁梧”、变身小乔木者有之,芳香基因叠加、香气扑鼻者有之,瓣型各异、风格特别者有之。这一切脱胎换骨的变化,都为茶花大家族注入了极富活力的新鲜血液。 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茶花新品种大量涌现,更激发了花卉爱好者的热情,加快了我国茶花产业化的步伐。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茶花育种基地自2006年以来,在培育茶花新品种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数百个备受世界茶花界瞩目的新一代茶花品种。  相似文献   
3.
也有含而不露的婉约,也有舒展大方的自在;也有洁白如玉的主调,也有紫色斑块的点染——含笑这两个新成员,清新典雅,不同流俗,花期又与春节完美相遇,是颇有前景的年宵花新秀。  相似文献   
4.
杜鹃红山茶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a生杜鹃红山茶“红露珍”嫁接苗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研究测定了杜鹃红山茶不同月份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并对其花期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仅3月没有花开,8月开花量达到最大为24.2朵/株.12月当天散粉的花粉活力最好,花粉活力可达94.96%,柱头在未开花时,已具有可授性,不同月份柱头可授性持续时间不同,4、12月开花后48 h柱头仍有可授性.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木兰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和杂交育种的意义,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木兰科植物杂交育种的进展,分析了木兰科植物之间杂交亲和性,并对今后木兰科植物杂交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乙醇提取法和正交试验分析组织培养和大棚培育2种种植方式下肇庆金线莲总黄酮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生长周期下金线莲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乙醇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不同种植方式金线莲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随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分析最优的提取工艺,验证后使用此条件测定不同月龄金线莲总黄酮含量。金线莲总黄酮最优组合为料液比1∶30 g/mL、水浴温度70℃、乙醇浓度80%,验证试验总黄酮得率为1.926%(RSD=1.11%,R2=0.992)。金线莲总黄酮含量与月龄有关,随着月龄的增加,2种种植方式的金线莲总黄酮含量逐渐上升,7月龄时达到最高值。优化的乙醇提取工艺可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的肇庆金线莲中稳定萃取总黄酮,并在7月龄时达到最大值,为金线莲活性成分分析和总黄酮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强力生根水B-1稀释溶液对锡兰叶下珠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B-1稀释溶液处理对锡兰叶下珠扦插繁殖具有促进作用;随着B-1溶液稀释倍数的增加,锡兰叶下珠的生根率、平均最长根长和平均根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800倍B-1稀释溶液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以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和山茶属红山茶组10个原生物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设计20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杜鹃叶山茶与红山茶组原生种间反交时的杂交亲和性和育种效率要显著于正交组合。与杜鹃叶山茶进行杂交的亲和性,最好的是多齿红山茶C. polyodonta、南山茶C. semiserrata和浙江红山茶C. chekiangoleosa,其次是尖萼红山茶C. edithae、长毛红山茶C. villosa、滇山茶C. reticulata和全缘红山茶C. subintegra,较差的是厚叶红山茶C. crassissima和怒江红山茶C. saluenensis,最差的是毛蕊红山茶C. mairei。  相似文献   
9.
茶花人见人爱。可由于繁殖存在问题,茶花苗木产量受到限制,造成价位较高的局面。这一现实始终困扰着茶花的发展。无论是喜欢茶花的老百姓,还是茶花苗圃经营者,都希望能有一种快捷简便的方法,扩繁自己的茶花。经过几年实践。我们研发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茶花根系截段嫁接法”。一年四季都可以嫁接。其中以冬春季节为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