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四川省广元市森林资源丰富,害虫种类较多,其中云南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通过踏查和普查的方法,调查了广元地区森林害虫的种类及分布面积,明确了蜀柏毒蛾和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铁核桃根腐病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分别对铁核桃根际土壤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2种生防菌及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病原菌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生防菌在接种后短期内都能够迅速生长繁殖,B.amyloliquefaciens相对含量在第20天达到峰值,20d后呈下降趋势,40d后趋于稳定,而T.versicolor在各时期的相对含量变化均较前者延迟10d;60d后,在施入B.amyloliquefaciens和T.versicolor的根际土壤中F.solani的相对含量极显著降低;在生防菌的相对含量达到峰值时,B.amyloliquefaciens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ersicolor则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定殖稳定后,B.amyloliquefaciens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ersicolor对照组与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生防菌在铁核桃根际土壤中均有很强的生防效果和定殖能力,生防效果为B.amyloliquefaciensT.versicolor,定殖能力为B.amyloliquefaciensT.versicolor。该研究为由腐皮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实时监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为2种生防菌在土壤中的定殖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麻文建  朱天辉  韩珊 《植物保护》2015,41(4):125-130
寄生隐丛赤壳菌是引起板栗疫病的致病菌。为建立该菌的分子检测技术,本研究首先采用通用引物ITS1/ITS4对分离自四川雅安、泸州及重庆的寄生隐丛赤壳菌及其他参试菌株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比对。根据该片段与GenBank中隐丛赤壳属其他种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了寄生隐丛赤壳菌的特异性引物ITSP1/ITSP2,片段扩增大小为462bp。利用该引物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可以将寄生隐丛赤壳菌与其他参试菌区分开,检测灵敏度达30pg。而以引物ITS1/ITS4和ITSP1/ITSP2进行的巢氏PCR,可检测到30fg基因组DNA,其灵敏度较常规PCR提高了1 000倍。利用巢氏PCR检测体系对发病程度不同的组织和携菌组织进行检测,均能快速稳定地检测出寄生隐丛赤壳菌。  相似文献   
4.
双基因联合PCR检测水稻叶鞘网斑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水稻叶鞘网斑病的快速PCR检测体系,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水稻叶鞘网斑病病原菌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 Morgan)DNA为模板,分别以factor 1-α(tef1)和β-tubulin gene两个保守性极强的特定区域序列作为检测靶标,针对C.scoparium设计了EF-S-4/EF-A-4和BT-S-9/BT-A-9两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水稻叶鞘网斑病的双基因联合PCR检测技术。[结果]该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8℃,DNA灵敏度检测限达到550 fg·μL-1,病原菌可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72 bp和157 bp的2条条带,而其他对照组均未有扩增条带。[结论]田间时效检测结果显示:该体系能准确检测出不同发病地区的水稻叶鞘网斑病病原菌,为农业生产早期诊断水稻叶鞘网斑病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松树病害和重要的国际森林检疫对象。参照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根据松材线虫病国内外发生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重要性、传播方式、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防控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在广元地区的风险值R为2.88,属于特别危险的外来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松材线虫风险管理防控策略,以供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毒是畜禽在饲养过程中,因饲料变质或者有毒物质被误食等原因导致毒性物质进入机体后,侵害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并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引发机能性或器官性的病理变化过程.近年来,由于农作物喷洒农药后残留,牧草返青季节放牧,农副产品饲料调制不当等原因,畜禽中毒现象频发,笔者根据日常临床中毒病例的防治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7.
松褐天牛分布十分广泛,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和查迹法,开展了广元市松褐天牛危害情况、海拔高度、林分组成等全域指标调查和危害程度评价。结果表明:(1)该区域松褐天牛的危害与树种关系密切,其危害以马尾松、油松和华山松为主;(2)松材线虫分布与林分结构、海拔及林分因子密切相关,与人为因素也有一定关系;(3)松褐天牛危害程度在该区域为中度及以下,个别区域达到严重危害程度,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控。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广元市林业精准扶贫实践的实施举措与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深化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开展科技服务与推广、定点帮扶是当地促进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生态就业战果有待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强林业科技帮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静  麻文建  朱天辉 《植物保护》2015,41(5):110-115
桉树焦枯病是威胁桉树生长的首要病害,建立准确、有效的桉树焦枯病的PCR快速检测技术是桉树焦枯病前期诊断的必要手段。试验以桉树焦枯病原菌(Calonectria morganii)DNA为模板,分别以ITS和factor 1-alpha序列为靶区域,针对Calonectria属和C.morganii设计了CYS1/CYS2和EF-S-1/EF-A-1两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属和种的双重PCR快速检测技术。利用引物CYS1/CYS2可以从全部Calonectria属的供试菌株中扩增出一条351bp大小的条带,单独用特异性引物EF-S-1/EF-A-1进行PCR扩增,仅病原菌扩增出197bp的条带,同时使用2对引物时,病原菌可扩增出两条明亮条带。当体系退火温度为53℃时,DNA灵敏度检测限度达到450fg/μL。野外田间时效检测结果显示,该体系能准确检测出不同发病程度桉树组织上的病原菌,完全符合田间检测的要求。这是关于桉树焦枯病快速检测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明确四川核桃褐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四川中江核桃果园自然发病的核桃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回接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结合孢子形态学、ITS序列和gdp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对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得到6种真菌,回接只有菌株ZJ5能使核桃发病;孢子形态和多序列比较分析将菌株ZJ5鉴定为链格孢菌;调查明确了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核桃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并揭示了该病原菌的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