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指出了核桃小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是危害枝干的害虫,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核桃、桃树、杏树等果树。通过对岐山县核桃经济林连续三年的调查,掌握了核桃小吉丁虫危害的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为今后防治核桃小吉丁虫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葡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葡萄在田间管理期间4种常见病害,即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灰霉病的病症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群落植物种构成和种间关系反映植物种群和群落分布格局上的互作关系。通过对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斑块及其对照区域群落植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量构成及植物种种间关联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揭示高寒草甸演替过程中的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珠芽蓼斑块的样方物种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二者类群生物量与其重要值构成变化规律类似。珠芽蓼斑块的植被构成以杂类草和禾草为主,其占绿色生物量的60.9%和22.1%,且珠芽蓼种群约占绿色生物量的1/3;而对照则以禾草和杂类草为主,分别占绿色生物量的53.3%和27.1%。珠芽蓼斑块及对照群落中,显著关联的种对数分别占各自总种对数的16.4%和33.0%,多数植物种对的种间联结较松散,种对间独立性较强,二者正相关与负相关种对数比分别为0.83和1.40。珠芽蓼斑块群落处于稳定阶段,珠芽蓼斑块的形成,能增强高寒草甸的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速生杨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速生杨扦插育苗技术,包括插穗的选择及处理、整地、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适宜放牧管理模式,利于草地健康、生产力维持及草地稳定性提高。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冷季放牧(CSG)和四季放牧(WCSG)模式下,草地植物种重要值、群落特征、功能群生物量构成、群落物种Raunkiaer频度系数、草地演替度及土壤养分进行定量分析,明晰两种放牧模式下草地植被构成变化和稳定性特征,确定适宜草地管理模式。结果表明:1)CSG和WCSG草地植被优势种分别为冷地早熟禾与矮嵩草和垂穗披碱草,地上生物量构成分别以禾草(86.5%)和莎草(59.1%)为主;2)草层高度、盖度和总地上生物量均为CSG草地极显著高于WCSG草地(P<0.001或P<0.01),且前者分别为后者的6.5、1.1和3.0倍;群落植物物种数为CSG草地显著低于WCSG草地(P<0.05),后者是前者的1.3倍;3)CSG草地中地面芽植物的比例极显著高于WCSG草地(P<0.001),前者为后者的1.4倍;但前者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后者(P<0.01或P<0.05),且前者分别为后者的18.2%和6.8%;4)CSG管理模式利于草地土壤有机碳(C)和全氮(N)维持;5)CSG草地植物物种Raunkiaer频度呈典型反“J”型,群落趋于相对成熟且稳定阶段。研究认为,CSG管理模式促进高寒草甸由莎草/杂类草群落向禾草/杂类草群落演替,提高草地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2种利用强度高寒草甸植物种重要值和类群生物量构成,及基于2×2列联表的草地主要植物种重要值和类群生物量构成种间Ochiai关联度和Spearman秩相关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中度和重度利用强度草地植物种构成分别以禾草和莎草为主,占各自总生物量的55%和49%;二者较强联结(0.5OI≤1.0)的种间Ochiai指数的种对数是各自弱联结(0≤OI≤0.5)的2.09倍和4倍,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中二者的正负相关种对比为0.75和0.61,均1。2种利用强度草地植物种对间独立性较强,群落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度比重度利用强度草地稳定。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安徽同福食品有限公司开始进行碗粥的研究,截至目前,塑料碗定型、封口膜易撕和碗粥杀菌这三大关键性课题一一被突破。碗粥这一产品聚集了多项专利:碗专利、工艺专利、产品配方专利、粥碗配方专利。碗粥包装所用的塑料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郁闭度林下植物应用情况,为营建林下特色地被植物景观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州和深圳公园绿地林下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林下植被景观较好的绿地空间作为样地,测定样地林下郁闭度,详细分析不同郁闭度下适生的地被植物种类、构成特征及配置特色。【结果】共记录到耐阴地被植物92 种(品种),以天门冬科、竹芋科、天南星科种类居多,其中43种地被耐阴性强,适宜在郁闭度超过0.9的林下环境生长;31种地被对林下光照具有较宽的适应幅度;多数观花植物在郁闭度低于0.8的环境才有良好的开花表现,应用耐阴色叶地被可弥补林下地被景观色彩单调的不足。林下地被植物配置模式以片植、列植、带状群植和自然式配置为主,宜根据景观功能及烘托的主题特点合理选择。【结论】广东地区公园绿地林下耐阴地被植物种类丰富,植物以自然配置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