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空间自相关构建树木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2008年,在日本九州地区宫崎县田野天然次生林内设置的一块100 m×100 m固定标准地中,通过每木调查,测量了固定标准地内树木的种类、空间位置、生长等数据。为了便于理解,以固定标准地中优势树种蚊母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考虑周边所有树木的影响的同时,利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分析了空间自相关及树木间的对称竞争、非对称竞争对树木生长过程的影响,并比较了忽略空间自相关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构建研究对象树种的生长模型时,树木个体间的竞争是不可缺少的参数,尤其是个体间的对称竞争。在利用空间自相关参数建模时,最终模型的决定系数R2=0.83;而忽略空间自相关参数的模型,其决定系数R2=0.74。通过其他主要树种的分析也表明了导入空间自相关参数的优越性,因此可以认为,考虑空间自相关的随机效应模型能更精确地预测树木的生长。本研究所采用的空间自相关模型不仅可以利用树木个体的分布信息推测其生态学特征,还为树木生长模拟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理论视角,揭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三生”空间人地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农业文化遗产”为关键词,采用Citespace5.5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和归纳方法,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2005—2020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波动增长、平稳发展三个阶段,各个阶段上的研究热点具有明显差异。目前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在景观价值挖掘、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初具规模,但在基础性理论方面尚未形成权威的认知。农业文化遗产在“三生”空间上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今后应更加关注基础理论的更新、强化实证研究、贯彻“分层”保护思维、完善社区参与、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动态保护,以期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云南杨梅灌丛生物量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云南省主要分布区云南杨梅生物量分配特征及计算模型,不仅对保存该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还对正确评价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交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探明云南杨梅灌丛的生物量,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和样方收获法,对云南省23个样地的云南矮杨梅灌丛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样地每个5 m×5 m样方的云南杨梅生物量为(13.95±12.99)kg;云南杨梅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大小依次为根>茎>叶;云南杨梅的盖度与其根、茎、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p<0.001),均以多项式模型预测的结果为最佳,以盖度预测云南杨梅总生物量的计算公式为:y=1.015x2-55.127x+1846.3(R2=0.3872,p<0.001);土壤含水量和云南杨梅生物量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其更适合在较干旱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世界遗产是人类最具价值的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遗存,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世界遗产资源的国家。迄今为止,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介绍了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况以及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以期让国人关注世界遗产,了解世界遗产,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5.
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大香格里拉的具体地理位置,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探讨了其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价值(旅游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并对其旅游资源价值的实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的生态特征与生长动态,为探究马尾松—杉木优势树种的生态特征林分管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设立固定样地的基础上,调查并分析了优势树种马尾松、杉木的径级结构、胸径生长、年轮、树高和胸径关系.[结果]调查样地内的马尾松为第一优势种,但幼树较稀少,林冠下实生与萌芽大量分布的杉木为亚优势种;树木年轮显示出两优势树种的树龄相近,但马尾松的胸径生长量大于杉木,树高生长量也比杉木大.[结论]成熟林林冠层马尾松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地位会降低,而杉木的优势地位会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7.
山区人口分布与环境要素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莲  赵永涛  曹伟超  于慧  马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05-11707,11710
[目的]定量分析山区人口分布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方法]以川滇黔接壤区作为研究区,将人口密度和居民点密度作为人口分布指标,分析山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道路网以及河网等环境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山区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与居民点密度和人口密度之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与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743;居民点密度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而人口密度与河网密度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居民点密度较高,人口密度与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比例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5和0.726;距离道路越远,居民点密度越小,人口密度与路网密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23。[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该区人口数据空间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的生态特征与生长动态,为探究马尾松—杉木优势树种的生态特征林分管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设立固定样地的基础上,调查并分析了优势树种马尾松、杉木的径级结构、胸径生长、年轮、树高和胸径关系。【结果】调查样地内的马尾松为第一优势种,但幼树较稀少,林冠下实生与萌芽大量分布的杉木为亚优势种;树木年轮显示出两优势树种的树龄相近,但马尾松的胸径生长量大于杉木,树高生长量也比杉木大。【结论】成熟林林冠层马尾松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地位会降低,而杉木的优势地位会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9.
马月伟 《绿色科技》2013,(4):296-298
指出了世界遗产是人类最具价值的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遗存,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世界遗产资源的国家。迄今为止,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介绍了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况以及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以期让国人关注世界遗产,了解世界遗产,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0.
熊龙  马月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309-314
近年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备受相关学者的关注,但关于无景点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对昆明市无景点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众多变量中筛选提取出了3个主因子,即第1主因子: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收入,第2主因子:出游目的、尝试原因和尝试意愿,第3主因子:出游方式、年出游次数和有无类似经历。研究结果表明:第1主因子、第3主因子对被调查者选择无景点旅游的影响最大。同时,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现阶段昆明市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状况,为昆明市无景点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