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塑料方格沙障的固沙原理及其推广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塑料方格沙障以高密度的聚乙烯(HDPE)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透风系数为30%~45%,固沙机制同麦草、粘土沙障不同,具有防风固沙作用效果好,操作技术简单,使用期限长,运输方便等优点,但同时存在投入相对较高,容易沙埋、掏蚀,使推广大受限制。研究认为适宜在干旱地区退化植被的恢复重建中推广应用,与退化植被共同作用下,在实现防风固沙目标的同时避免或减轻了沙障固定桩和迎风网下的掏蚀,能促进退化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青海省1961-2006年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1-2006年青海省4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ArcGIS 9.3,对青海省40个气象站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和气温倾向率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尺度上看,除河南、清水河和沱沱河外,青海省其他地区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青海省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突变年份分别为1995年和1994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没有突变发生。突变气象站点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的概率最大,而平均最低气温在2000年以后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较大。从空间尺度上看,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而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则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全球变暖和地貌类型差异等因素是造成青海省气温时空显著变化并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长白山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基础,积极探索具有祛风湿功效的植物,为风湿病治疗提供药物资源.方法 查找文献,进行了实地样地调查和线路调查.结果 调查整理了长白山地区常见的祛风湿植物资源36种,总结了其植物来源、植物生长环境、入药部位和采收时间.结论 长白山地区蕴含着丰富的具有祛风湿功效的植物资源,应积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马全  袁晓红  李克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27-5627
对昆嵛山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原料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主要分布在该区菊科、豆科和葡萄科等植物中,其中以葡萄科和豆科含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植物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长白山野生花卉特点,重点介绍猪牙花、侧金盏花、樱草、驴蹄草、东北玉簪、大花萱草、东北蒲公荚、兴安杜鹃等8种早春植物资源特点及在园林绿化上的设想。以期引起园林工作者对早春植物的重视。用早春植物特点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延长人们在东北地区园林绿化上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长白山主要蜜源植物的正名、学名、别名、生境、花期,为蜂农及蜂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老梁子山特殊的生态环境,对比分析了历史记载与当前调查的东北刺人参的生长性状和分布特点,指出了东北刺人参的作用,并就东北刺人参的保护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长白山地区常见早春药用植物细辛、白头翁、冰凉花、淫羊藿、白屈菜、延胡索、葶苈子、荠菜、紫花地丁、蒲公英、薤白、平贝母等的特性,以期为该地的药用植物研究与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全  袁晓红  刘长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45-6045
拓扑异构酶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它是直接参与或影响DNA的关键性物质。对昆嵛山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为该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