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阔叶树穴盘苗质量分级标准。以4个月苗龄的五角枫、杜梨、黄菠萝、水曲柳、皂荚穴盘苗为试验材料,选择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其分级标准进行初步探讨。经过分析计算,将各树种穴盘苗分为3级,初步得出各苗木等级的划分标准。分别为五角枫Ⅰ级苗H≥41.0、D≥0.47,Ⅱ级苗32.7≤H41.0、0.44≤D0.47,Ⅲ级苗H32.7、D0.44;杜梨Ⅰ级苗H≥41.1、D≥0.57,Ⅱ级苗35.3≤H41.1、0.51≤D0.57,Ⅲ级苗H35.3、D0.51;黄菠萝Ⅰ级苗H≥22.7、D≥0.44,Ⅱ级苗14.3≤H22.7、0.37≤D0.44,Ⅲ级苗H14.3、D0.37;水曲柳Ⅰ级苗H≥27.2、D≥0.51,Ⅱ级苗21.9≤H27.2、0.43≤D0.51,Ⅲ级苗H21.9、D0.43;皂荚Ⅰ级苗H≥26.5、D≥0.48,Ⅱ级苗22.8≤H26.5、0.42≤D0.48,Ⅲ级苗H22.8、D0.42。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太原市常绿针叶树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研究,为太原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太原市12种常绿针叶树的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依托5个评价指标,利用1-9标度法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值,根据综合得分进行适应性评价与聚类分析,将树种划分为:Ⅰ级(极适应)、Ⅱ级(适应)、Ⅲ级(较不适应)、Ⅳ级(不适应)、Ⅴ级(极不适应)。[结果]5个指标(冠势、干形、生长势、枝叶态势、虫害表现)入选太原市常绿针叶树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分别为0.395、0.068、0.333、0.113、0.091,适应性评价与聚类分析划分12种常绿针叶树为四个等级。[结论]太原市常绿针叶树Ⅰ级树种为圆柏、侧柏、白皮松,Ⅱ级树种为白杄、青杄、杜松,Ⅲ级树种为樟子松、华山松、油松,Ⅳ级树种为雪松、辽东冷杉、南方红豆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油松种子园进行截顶疏枝、施肥等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各无性系胸径平均增长16.3%,冠幅平均增大36.3%,球果数平均增长为65.1%,油松母树的雌球花量和种子的产量有明显的提高;油松种子园母树的定干高度为4m,截顶疏枝后的油松种子园母树的郁闭度应在0.25~0.4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油松群体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研究油松天然林群体变异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山西省油松基因资源的利用及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个油松天然群体的球果、针叶、种子进行性状群体特征值分析,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1)油松群体、群体内单株及各百粒重受环境影响较大。(2)多态位点百分率在5个群体间相同。5个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154~0.267,平均为0.210。等位基因平均数变化范围为2.02~2.48,平均为2.20。群体间变异很小。He平均值在位点间变化范围较大。(3)Gst值在位点间变化范围为0.006 4~0.071 4,7个位点Gst平均值为0.045 7,群体间的变异量平均占总群体的4.57%。(4)刁王坪油松与陈家沟油松遗传距离为0.984 7,牛槽沟与刁王坪的遗传距离为0.986 2,牛槽沟与陈家沟遗传距离为0.994 6。[结论]5个油松优良林分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灵空山优良种源的性状表现具有可遗传稳定性。从遗传距离分化看,林分间的变异量平均占总群体的4.50%,95.50%的变异在林分内的个体,而且个体差异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吕梁山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长规律,更好地为合理经营该地区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对吕梁山林区引种30年的日本落叶松进行了样地调查及树干解析,并以华北落叶松为对照,建立起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林龄下日本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比华北落叶松大。(2)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在吕梁山区的初始间伐期应在第10年左右。(3)日本落叶松的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13~14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7年。(4)日本落叶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约在7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9年。(5)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还处于材积生长期,没有到达数量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从山西北、中、南部地区天然沙棘林集中分布区所选的优良单株上采集硬技插穗,进行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扦插对比试验,从生根率、成活率、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不同种源间硬技扦插效果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北、中、南三个种源间在同种处理方式下的生根率、成活率、苗高之间差异显著,中部种源表现最好;同一种源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生根率、成活率、地径之间差异显著,苗高差异不显著,右玉种源在0. 6%"劲茂"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0 min表现最好,因此,可作为沙棘扦插育苗最优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南段土石山区辽东栎造林试验及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顺县刘家村进行了辽东栎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穴盘苗在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和根系发育方面表现最好;苗高、地径、成活率同主根长、侧根量、侧根长、侧根基径、二级侧根量、二级侧根长有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辽东栎裸根苗、容器苗适宜在春季造林;穴盘苗在春季、雨季和秋季均可造林,以雨季造林为好。  相似文献   
8.
农村地区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和薄弱环节。为了提升农村应急管理协同治理能力,结合农村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其在信息、决策、资源和参与等环节存在协同困境。为此提出构建以数据共享应急信息为基础,以技术理性应急决策为前提,以应急资源需求为导向,以多元主体联动应急参与为重点的协同机制,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村应急管理协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