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以酸性红B模拟有机废水,进行超声波降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溶液体系pH值、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处理功率对酸性红B的降解效果均有影响。通过试验证明,将H2O2-Fe2+、H2O2-Cu2+按一定配比加入到反应溶液中明显提高了超声波处理酸性红B的降解率。在溶液pH值为1.0、温度t=30℃、超声处理功率为200 W及H2O2-Fe2+、H2O2-Cu2+分别按1∶10配比加入到反应液中,超声反应30 min后,降解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
分光光度法测定肥料中壳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后生成的氨基葡萄糖,与乙酰丙酮和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其产物可用分光光度法在525 nm波长处测定肥料中壳聚糖含量.该方法所用仪器简单、容易操作、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肥料中壳聚糖含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沙柳是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速生沙生灌木,它具有耐寒、耐旱、砂埋藏高、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优良特性。高性能重组木是将沙柳在保留原有纤维排列的前提下,经过精细化疏解、浸胶、干燥、热压等工序加工成一种大截面、高强度、高耐候的均质结构材。作为一种建筑结构材料,其密度和尺寸可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实木,大大提高了其附加值和利用率。木质材料具有独特而复杂的表面纹理,因此对其表面粗糙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尤为重要。笔者研究了一种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测量木材表面粗糙度的新方法,主要分析了测试的特点和原理,并与传统的二维探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此外,还研究了相对湿度对重组木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是一种有效测量木材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同时发现,高相对湿度环境对样品的表面粗糙度有不利的影响,而湿度的变化对沙柳重组木的表面纹理均匀性影响较大。并且,考虑相对湿度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作为农民生存的根本,土地承包权正在发生着变化。文章就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白桦的树根、树干和树枝3个部位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射线类型为同形射线,但是单管孔和复管孔并存,导管分子壁上具梯状穿孔板,说明白桦次生木质部的解剖结构进化不同步。白桦树干和树枝内多数为复管孔,星散分布;树枝内管孔的分布更加分散,管孔直径也比树干内的小得多;树根内的导管在生长轮内局部呈环状分布,多数为单管孔。解剖结构在白桦不同部位存在差异是对生长环境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辐射松和毛白杨疏解单板为原料分别制备重组木,探究两树种单板的疏解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疏解工艺条件下,辐射松单板的疏解效果优于毛白杨,制备重组木的物理力学性能亦优于毛白杨重组木。建议实际生产根据不同树种的组织结构差异,制定相应的疏解工艺,以满足重组木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