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对2种类型沼泽地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沼泽与森林之间的过渡区,随着空间地势的逐渐升高,沼泽化程度由强到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沿着沼泽至森林的方向,随着环境梯度的增加,也逐渐增多,邻近森林的群落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杉木人工林针叶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对3个林分(密度A1 667株·hm-2;B3 233株·hm-2;C9 767株·hm-2)的测定和分析表明,树冠不同部位的同龄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其最大光合速率不同;树冠同一层内,成熟针叶光合速率依当年生叶、1 a生叶、2 a生叶递减.强光下,中层叶的蒸腾速率明显小于上层叶.弱光下,中层和下层叶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几乎等于甚至超过上层叶.一般而言,杉木针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1 000~1 900 μmol·m-2s-1,光补偿点很低,大致在4.780 ~30.114 μmol·m-2s-1范围.同一枝条不同部位不同年龄针叶光合和蒸腾的能力差异明显.枝条后部针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小于处于枝中、前部的同龄叶,却明显具有较高的量子利用效率或对弱光(以散射光为主)的利用效率,分别为当年生叶0.006 60 μmolCO2·μmol-1PAR;1 a生叶0.017 94 μmolCO2·μmol-1PAR;2 a生叶0.012 97 μmol CO2·μmol-1PAR. 针叶最大光合速率可达13.335 μmolCO2·m-2s-1 .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杉木针叶的蒸腾效率变化于0.003 5 ~0.007 gCO2·g-1H2O,越靠近枝条后部,蒸腾效率越低.一般而言,阳生叶的光合能力是阴生叶的2~4倍.生长季中当年生针叶光合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有2个峰值,中部和下部当年生叶的变化幅度小于上部针叶.辐射强度、空气湿度或者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是决定叶片气孔导度、光合与蒸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呼吸作用白天明显高于夜间,多呈中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主要受温度、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大小控制.蒸腾和呼吸呈紧密线性负相关.3个林分中,无论是2 a生叶,1 a生叶或当年生叶,光合强度均是密度小的最大,密度大的最小.密度越大,叶平均N素含量越低,光饱和点越低,而光补偿点越高,偏向于利用较弱的光,生长也较弱.  相似文献   
3.
西藏林芝县林芝云杉幼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1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 000倍!很多物种未被命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对内陆的各种不同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大多已作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对于边远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还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俄罗斯林业的基本情况,并对俄罗斯的森林经营与保护、城市林业建设以及林业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作了重点分析,最后就俄罗斯的森林经营、保护与城市林业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西藏林芝云杉针叶净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便携式光合系统仪Li 6200测定了西藏林芝云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如量子辐射、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林芝云杉的净光合速率在11:00点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到19:00点左右净光合速率降到0以下,转入暗呼吸。林芝云杉树冠上层的针叶由于受光充分,净光合速率较下层针叶大;阴生叶与阳生叶的净光合速率,上层差别不大,下层以阴生叶为大。在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70%±5%、CO2浓度为305mg·kg-1条件下,林芝云杉的光补偿点约为107 5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770μmol·m-2·s-1;在光强800μmol·m-2·s-1、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70%±5%条件下,林芝云杉的CO2补偿点约为157 2mg·kg-1,CO2饱和点约为3811 33mg·kg-1。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土壤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姚斌  尚鹤  韩景军  梁景森 《林业科学》2005,41(4):162-167
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富集某种或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为理论基础,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生物技术,其核心是对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其具有费用低廉、节约土地资源或储藏费用、利用植物本身特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无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全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普遍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环境的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重金属耐性基因和有机污染物耐性基因在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检查法(少量、多次择伐法)不同作业方式对长白山北部云冷杉林下枯落物、土壤含水量及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认为进行检查法作业后枯落物蓄水能力提高,但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枯落物分解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北部林区云冷杉林下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标准地调查与土样测定,分析了长白山北部林区云冷杉林下土壤的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并与相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落叶松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长白山北部林区各类型云冷杉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相差不大,原始林稍高,人工落叶松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相对云冷杉林较低.提出了保护与发展云冷杉林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北部林区云冷杉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白山北部林区检查法经营和天然条件下的云冷杉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调查发现 ,天然条件下云冷杉林乔木层的优势树种~臭冷杉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是 71 682 kg/hm2 ,而检查法作业下的是 77990 kg/hm2 ,超过天然条件下的标准地 63 0 8kg/hm2 ,多出 8.8%;然而从下木枝、叶、草本和活地被物的生物量来看 ,天然条件下按照郁闭度从小到大各样方的生物量为 :2 7868.5、1 2 3 1 3 .7、2 1 4 67kg/hm2 ,平均为 2 0 5 4 9.7kg/hm2 ,而检查法作业下各样方的相应值为 1 4 5 75 .0 5、5 93 4.4、1 2 62 4 .4 75 kg/hm2 ,平均为 1 1 0 4 4.6kg/hm2 ,仅为天然条件下平均值的 5 3 .7%。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计划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介绍了美国国家森林健康监测项目的起源、目标、内容、方法、标准、指导原则与国际合作情况,对我国森林健康与生态监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者结合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形势和森林的实际状况,指出应尽快加强和完善我国对森林健康和森林生态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