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CF)变化是观测林业碳汇变动的重要指南,林业碳汇潜力分析是实现碳中和的决策基础。选取福建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采用2011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方法,在定量分析2013年及2018年福建省LUCF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林业碳汇的提升潜力及方向。结果表明,福建省2013年森林生物量生长碳吸收总量为8023.73万tCO_(2)-e,乔木林固碳占总固碳量的90.89%,采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3598.37万tCO_(2)-e,占总排放量的83.64%。2018年相对2013年固碳量增长36.74%,采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50%。  相似文献   
2.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测算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典型区长汀县2016年、2018年、2020年三个时期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使用ArcGIS软件绘制长汀县森林碳密度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全县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9434.58 t,其中林分碳储量8174.56 t,经济林、灌木林和竹林碳储量1260.02 t。三个时期森林碳密度分别为31.45 t/hm^(2)、31.87 t/hm^(2)、37.43 t/hm^(2),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呈先缓慢增长后快速上升的增长趋势。2016—2020年森林碳密度空间上均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其中林分碳密度格局与森林碳密度空间格局基本一致,经济林、竹林和灌木林碳密度整体上呈西北高,东南次之,中部最低的U型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
借鉴国内研究成果结合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将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划分为支持服务(包括有机质生产、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供给服务(包括原材料)、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固碳释氧、固土保肥)、文化服务(包括科研服务、生态旅游),采用能值分析理论对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进行货币价值估算。结果表明,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能值3.22×10 20 sej/a,能值价值2.96亿元/a,其中支持服务能值1.44×10 19 sej/a,价值1320万元/a;供给服务能值1.00×10 20 sej/a,价值9200万元/a;调节服务能值1.93×10 20 sej/a,价值1.77亿元/a;文化服务能值1.44×10 19 sej/a,价值1320万元/a。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大小顺序为:净化空气>原材料>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科研服务>有机质生产>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生态旅游。生物遗传信息的服务功能能值4.43×10 21 sej,价值达40.7亿元。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福建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8 014.01亿元,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9.73万元·hm(~-2),森林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氧的价值合计占服务价值总量的81.77%,是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功能;栎类、栲类和槠类提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大,但因面积小,对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贡献有限,表明可通过改善林分种植结构,适当提高栎类、栲类和槠类种植比例,提高林分质量,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