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莆田县通过持续多年实施山地综合开发,成绩斐然.目前全县水果面积已达15493hm2,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2%.但是,传统的果园耕作制度强调清耕除草,不仅使果园投入增加,而且造成新一轮水土流失,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改变果园耕作制度,降低成本,改善果园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是今后果树生产的主攻方向.自去年起,我们在北部山区乡镇示范推广了果-草-牧-沼立体果园种植模式,旨在为全县实施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示范样板.本文主要就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为以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在本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以及推广利用价值,进一步摸索其栽培技术。1996年早季,在新度镇厝柄村对早稻不同组合、不同育秧方式进行对比试验,为推广“旱稀”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参试组合:汕优77(A1)、汕优016(A2)、威优77(A3),育秧方式;旱育秧(B2)、水秧(B2)、湿润秧(B3),采用二因素二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2亩,外设保护行。试验田前作为蔗田,4月28日插秧。7月30日成熟,密植规格13.2cm×29.7Cm,亩插丛数1.67万丛,施肥水平折亩施纯N12kg.P2O648kg,K2…  相似文献   
3.
水稻免耕栽培主要包括水稻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和免耕插秧等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提高水稻产量0.9%~5.1%,节省工本,提高纯收入达19.2%~37.0%,并省水节电,增加土壤表层孔隙度,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介绍了水稻免耕栽培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25%阿米西达是瑞士先正达公司研制的超高级杀菌剂。在花生上使用,既可防病治病;又可调节植物生长、强壮植株、增强抗性、延缓衰老,以及增加功能叶叶片厚度和叶面积来提高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以达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5.
玉米淀粉废水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国内大多采用湿磨法工艺流程。当前此工艺存在的问题.一是生产每吨淀粉的耗水量为国外用量的8倍,达50吨,有的甚至更多。二是在浓缩淀粉过程中还有部分蛋白粉无法沉降下来而随废水排放,使出水 CODcr 含量高达3000~6000毫克/升,严重污染了水环境.同时还浪费了可用蛋白粉。因此必须设法进行综合治理来解决上述问题,以提高企  相似文献   
6.
超级杂交稻Ⅱ优航1号的产量结构与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级杂交稻Ⅱ优航1号产量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成Ⅱ优航1号产量的4个主要因素与产量均呈正向相关。4个产量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其中每公顷有效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每穗粒数次之,结实率居第3,千粒重最小。栽培上,首先要确保在足够的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力争增加每穗粒数,同时也要顾及结实率和千粒重,以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绵阳26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于1984年用绵阳20作母本,川育9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6年选择培育稳定成系。莆田县1992年引进试种获得成功,1995年大面积示范种植,取得好收成。该品种从株型、抗性、产量和品质方面均比当家品种晋麦2148和绵阳19强,尤其产量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一、特征特性绵阳26属弱者性,全生育期151~1554,比晋麦2148迟4~6d,比绵阳19迟2~3d,幼苗长势较强,半直立生长,分案力中等偏上,叶片大小适中,叶片清秀,落黄转色好,穗微身,长芒、白壳、白粒,株高85~90cm,植株与穗层整齐,抗倒伏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的产量结构与超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级稻产量诸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成超级稻产量的4个主要因素与产量均呈正向相关。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每穗粒数次之,结实率居第三,千粒重最小。提出了要在足够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力争增加每穗粒数。同时也要顾及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9.
55 %苯苄可湿性粉剂是福建省三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除草剂 ,为验证其对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于 1999年晚季进了稻田杂草药效的比较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在莆田县西天尾镇东星村汕优 77稻田进行 ,试验田地势较平坦 ,水肥条件一般 ,稗草等杂草发生严重 ,汕优 77于 7月 1日播种 ,软盘育秧 ,8月 1日移栽。1 2 气象条件 试验期间日最高气温 2 8~ 34 9℃ ,最低气温 2 4 9~ 2 6 8℃ ,日平均气温 2 6~ 2 9 9℃ ,施药后阴天 ,有小雨 2d。1 3 供试药剂  5 5 %苯苄可湿性粉剂 (福建…  相似文献   
10.
对秋花生产量诸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构成秋花生产量的4个主要因素对产量均呈正向作用。4个产量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其中单株结荚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每公顷株数次之,饱果率居第三,百果重最小。因此,要提高秋花生产量,首先要确保有一定的每公顷株数的基础上,重点是提高单株结荚数,同时也要顾及饱果率和百果重。栽培上,要采取与之相应的调控技术,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