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饲料中维生素B1、B2 和烟酸的方法。色谱柱为μ- Bondapak C(18),流动相含 0.005mol/ L PIC B- 5和 PICB- 7的 25% 甲醇水溶液,用紫外检测器254nm检测,最低检出量2μg,添加回收率为91.68% 、97.08% 、95.81% 。方法简便、灵敏、快速。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28个省、区、市104个饲料加工厂和饲养场采集饲料样品627份,其中饲料产品341份、饲料原料286份。按统一的采样方法、霉菌检验方法进行了霉菌数量、种类的分析检验,对部份饲料及原料进行了镰刀菌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测定。分离鉴定出霉菌23属73种,其中霉属23种、青霉属21种、毛霉属3种、镰刀菌属2种及其它霉菌24种。检出率最高的有曲霉属87.7%、青霉属73.8%、镰刀菌属36.6%、毛霉属35.4%。全国的配合饲料一般带菌量为10~2-10~5个/g之间,最高可达10~7个/g,颗粒饲料为10~1-10~3个/g,粉状饲料比颗粒饲料霉菌数高10─100倍。全国主要饲料原料玉米一般带菌量在10~2-10~5个/g之间,在80份玉米中符合饲料原料卫生标准的有54份,占67.5%,霉菌数量超过允许量范围的有26份,占32.5%,超过禁用指标的有16份,占20%。从饲料和原料中分离的产毒菌主要有黄曲霉、杂色曲霉、赭曲霉、串珠镰刀菌。采用气相色谱的方法检验194份样品中三种镰刀菌毒素,其检出率DON为49.6%、T-2为17.0%、ZEN为21.5%。采用薄层分析法(GB8381─87)检验90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其检出率为87.8%,检出值≤0.02mg/kg。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泛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必芳  李兰 《饲料工业》2002,23(2):39-42
泛酸是一种不稳定的易吸湿的油。在实际应用中以钙或钠盐形式被利用。泛酸是辅酶A(CoA)的组成部分,在动、植物组织中广泛存在,在机体的脂肪、蛋白质、糖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动物一旦缺乏泛酸,可使机体许多器官组织受损,出现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神经系统紊乱,出现皮肤和羽毛病变,肠道和呼吸道疾病。为此泛酸作为重要的营养素被添加到畜禽饲料中。饲料中泛酸的测定根据资料报导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微生物法等。当饲料中泛酸含量偏低时,AOAC最经典的方法是采用微生物法。目前液相色谱法应用较为广泛,本…  相似文献   
4.
东北、华北地区饲料霉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霉变及因之引起的畜禽中毒症,一直是困扰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大问题。造成饲料和饲料原料霉变的原因很多,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管理条件比较粗放或防霉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由于饲料中营养物质裸露,很适合霉菌生长。霉菌的污染导致饲料品质劣变,适口性变差,大大降低饲料报酬,以致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为对饲料防霉保鲜技术进行研究,有效地防止饲料霉变,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区霉菌污染状况和霉菌类别、特性及分布,以便加强饲料卫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相应的防霉保鲜措施,有效地防止饲料霉变。我们对东北、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河南、河北等6省的13个主栽或稀有枣树品种果实的糖份、脂肪、蛋白质、果酸、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机营养及矿物质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证明枣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品种间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镰刀菌毒素DON、T─2和ZEN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饲料中3种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气相色谱联检法。饲料样品经甲醇─氯化钠水溶液提取,减压浓缩,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洗脱液浓缩蒸干,残渣用TBT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柱、氢火焰检测器(FID)分析,3种毒素得到很好的分离。标准最低检出限为50ng,饲料中毒素在100─500ng时,其回收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畜禽营养学中砷和钼、硒、碘、氟一样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又是一种有毒有害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土壤、水、矿石中的砷,用于冶金、玻璃、染料、纺织、制革、制药业的砷化合物,农药杀虫、杀菌、除草剂中的砷,均会污染饲料及饲料原料,造成对畜禽的危害,应引起人们对砷的毒性和安全性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饲料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是“九五”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全国人民按照党中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跨向新的战略目标的重要一年.“八五”期间,在党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和《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推动下,我国饲料工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饲料工业体系.随着饲料产品产量的增加,饲料质量也逐年提高,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普遍增强,1995年全国配合饲料第二次统检合格率为62%,比1990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饲料添加剂首次全国行业统检合格率达到77.5%,比1992年首次国家抽查提高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B_1又称硫胺素,是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在能量代谢中起辅酶的作用。畜禽一旦缺乏,即出现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神经系统紊乱,严重时会出现抽搐痉挛,心肌和消化道病变。维生素B_1在单一饲料及油脂添加物中往往是不足的,因此在饲料资源的开发和配合饲料、预混合饲料中添加应用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国外资料报道,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饲料中维生素B_1测定方法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法,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单一饲料、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效应添加剂甘露寡糖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饲料用甘露寡糖的来源及代谢特点 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指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的寡糖,通过(1-6)、。(1-2)或。(1-3)糖苷键连接。和其他寡糖一样,其理化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一般在生理pH值和通常饲料加工条件下较为稳定,易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当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时会使其沉淀或结晶,它的甜度低于蔗糖。 饲料MOS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壁提取物(Mul和Perry,1994)。酵母细胞壁甘露寡糖及可溶性多糖的提纯方法见《复合多糖的生化技术》。目前可提出60种不同的甘露蛋白复合物,而作为饲料添加剂用的MOS多为二糖、三糖、四糖等结构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