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西省飞播造林对林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截止 2 0 0 0年底全省共完成飞播造林有效面积 6 7 93万hm2 ,平均每hm2 投入 97 42元。飞播造林扩大了造林地类 ,加快了绿地进程 ;改善了生境 ,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飞播造林的主要经验是 :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加大科技含量 ,健全队伍与制度 ,多方合作。山西省飞播造林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西省偏关县退耕还林、加快后续产业发展主要做法的调查。认为柠条先行、灌草结合、兴林促牧是一条改善生态、发展经济、农民增益、实现“三嬴”之路。推进灌草结合造林模式,不仅缓解了林牧矛盾,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也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在退耕还林后发展商品型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百喜草的特性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应用实践证明,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这种原产于南美地区的多年生禾草,具有较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在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生态修复以及用作草坪草和牧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益。百喜草作为一个外来植物,引种到我国南方地区栽培,不仅表现出较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其引种和栽培完全可以人为控制,不会产生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因而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29日至4月2日,朱镕基总理率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视察了山西省。临汾市吉县的退耕还林试点工作成效深深打动了总理。朱总理通过视察总结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四要素:“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吉县的干部群众是如何组织实施这项利国利民工程的?请看:  相似文献   
5.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基本情况山西省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建国初期 ,全省森林面积只有 551万亩 ,森林覆盖率仅为 2 4% ,水土流失与风沙危害极为严重。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绿化荒漠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农村改革以来 ,先后承担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防沙治沙等五大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取得了可喜成绩 ,使全省林地面积 (包括四旁树折算和灌木面积 )发展到 470 0万亩 ,林木覆被率达到 2 …  相似文献   
6.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的几种模式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退耕还林、建设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和退耕还林的目的 ;提出了半退半耕式、林粮结合式、乔灌结合式等 7种退耕还林模式 ,并就如何建设生态农业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 (草 ) ,必须应达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经济效益 ,增加农户收入的目的 ,实现上游不受穷 ,下游不受灾 ,全国不受害的大目标。为此 ,必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 ,采取抗旱集流式整地 ,乔、灌、草合理配置 ,科学化栽植 ,集约化管理的措施。否则 ,就是有了“被子”(生态社会效益 ) ,因没有“票子”(经济效益 ) ,也难保住“被子”。  相似文献   
8.
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上游不受穷,下游不受灾,全国不受害(沙尘暴),人民能富裕的远大目标。而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的基础是整地,只有科学的标准化整地,只有把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变为集水、集土、集肥的“三集”,才能保证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的高成活、高生长和高效益,才能实现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否则,必然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一、什么是科学整地根据“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肥是生长之力”的植物生长三要素,所谓科学整地,必须要解决好三个…  相似文献   
9.
1 吉县退耕还林 (草 )进程与做法1 1 进展情况吉县退耕还林试点县确定后 ,林业局及时制定了县级实施方案、完成了作业设计 ,将退耕还林任务落实到全县 1 2个乡镇 2 8个行政村的 1 582个农户。截至目前 ,9万亩任务已全部完成 ,其中退耕地完成栽植 1 6万亩 ,宜林荒山完成栽植 6 8万亩 ,共完成栽植 8 4万亩 ,整地 0 6万亩。1 2 主要做法( 1 )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挂帅 ,林、粮、土和财政有关部门组成的退耕还林 (草 )领导组 ,实行各级政府一把手负责制 ,县、乡和有工程的村委层层签订了责任状 ,职能部门的技术人员包规…  相似文献   
10.
我省西山地区十年九旱,植树造林必须采取抗旱造林措施,不断提高造林质量,才能收到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则事倍功半。偏关县大庙山,在1981年前,县级机关干部造林1035亩,除落叶松保存100亩外,其余油松、杨树全部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抗旱造林盼技术措施实施不力。1982年以来,从抓抗旱造林系列措施入手,在大庙山搞了样板工程造林26,000亩,当年造林盛活率达94.0%。1985年9月我们进行了调查,目前保存率为91.4%。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